搜尋此網誌

【魔是磨真道,真道才有魔】因為人在沒有修道時,是個窮人,魔等於土匪一樣,土匪不會去搶窮人,因為知道他根本沒有東西可搶。你一修道,就等於人發財一樣,土匪就來搶你的財寶,所以修道就有魔

【為什麼不想修行還沒事,一想修行,魔就上來了】

現講一講魔的境界,你如不修道,魔不來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會來找你,為什麼呢?

因為人在沒有修道時,是個窮人,魔等於土匪一樣,土匪不會去搶窮人,因為知道他根本沒有東西可搶。

你一修道,就等於人發財一樣,土匪就來搶你的財寶,所以修道就有魔,

所謂
「魔是磨真道,
真道才有魔,
越磨越光亮,
光亮更要磨,
磨得如秋月,
空中照群魔,
群魔照退了,
現出本來佛」。

你修道有點誠心了,魔就來磨你,也就是考試你,因為你用功用真了,有多少真了,魔就要來考試你

你越受磨,就現出你的光明。

你光亮時,更要磨多一點,魔考試你,考得你猶如空中月亮那麼明亮。

在虛空里照群魔,這言其你有真正的智慧,就會照群魔,把一切魔都認識了。

群魔照退,表示你的智慧光明把魔照得無隙可乘,把魔都照跑了,這時就現出本來的佛。

修道有所成就時,
就會遇到魔障。

以守戒來講,本來不想犯戒,但卻犯了戒。本來不想殺生,無形中就殺了生。本來不想偷盜,不知不覺就犯了戒。

本來不想邪淫,也不知不覺就犯了,不知不覺就胡塗了,那時無明就現前,然後什麼都忘了,忘了已受*持齋,結果又開齋又破戒。

本來不想打妄語,
無明發現了,
就打妄語。

本來不想飲酒,無明一來,又飲酒了,這就是無明把智慧遮蓋住,沒有智慧,所以就犯戒了。

又如打坐,有了一點定力,生出一點智慧,就想斷淫*心,當你不想斷淫*心還沒事,你一想斷淫*心時,淫魔就上來了。

或許在你睡覺時,他就變化成種種美女,你歡喜什麼樣子,他就現出那個樣子,來引誘你

對女人,他就現出種種美貌男子來誘惑,也是在夢中考驗你。

在這時,你沒有把握,在夢里就犯了戒,沒有定力,也沒有智慧。

或者不是在夢中,在平時,如你沒有定力,沒有智慧時,魔不現前;

你想發心修行時,
魔障的境界就發現了。

或許會遇到你舊有的異性朋友,不知不覺就犯戒了,犯戒就沒有定力,沒有定力就愚痴,沒有慧力,這就是無明來遮蓋你的智慧,讓你破戒。

還有打坐參禪時,也會發生魔障的,或者看見種種境界;或者覺得自己有*通了;

或者覺得自己身體和虛空一樣,有虛空那麼大,楞嚴經里的五十陰魔,種種境界都現前了,這都是魔的境界。

以前有位老修行,在參禪打坐,他將要入定時,就看見一個境界,什麼境界?

他看見在他頭上,吊著一塊幾噸重的大石頭,繩子上有只老鼠在咬繩子,繩子一斷,大石頭就會把他砸死。

他看此境界,心卻如止水的想:「如果石頭把我壓死,我也不管了,死了,也要在這裡打坐。」

結果他入定了,石頭也沒有把他壓死,如果他一驚,生恐懼心,就會走火入魔。

還有以前佛將要成道時,那時魔王波旬慌了,說:

「瞿曇現在就要成佛了,我應使他勿成佛。」

魔王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一個妙法,正在愁眉苦臉無辦法時,魔女問:「父親,您為什麼那麼憂愁?」

魔王答:「現在瞿曇快要成佛了;他一成佛,我們的眷屬就無勢力了。故我現在正想法子,勿令他成佛。」

魔女說:「原來如此,我們可以去擾亂他的道心。」

魔女生得非常美貌,用很嬌媚的手段,來引誘佛,令佛生出淫*心。

可是佛對這種境界是如如不動,佛便做如是觀想:「勿以為你很美,你老時,就變成皺紋滿面,雞皮鶴發的老太婆,將來是很醜陋。」

這一觀想,魔女就看見自己立刻變老了,眼睛看東西也看不清楚,耳朵亦聽不清楚,老態龍鍾的模樣已現出來,自己生懺悔心就跑了。

魔的境界是很多的,但我們修道人勿被魔的境界所搖動,不為其搖動,就是有定力,有定力就是不散亂。

禪定不散亂,就不會入魔的境界。世間道,就在世間即可出世間,即是不執著,離開執著,就得到解脫。

什麼叫不執著?就是「身在塵,心出塵,井里摘花不染塵。」

人雖在世界上,可是心超出塵世,好像在井里摘花不染塵,沒有著塵埃,猶如蓮花。

蓮花是出污泥而不染,其根在泥淖中,可是花在水上面,這叫出污泥而不染。

我們不著世間上一切法,好像蓮花不著水,不染塵一般,也好像日月在虛空中運行而不停止,而無所執著。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4qtwFRb9mqpvGL5uS3iTevmTmfpRxhYE1TXsVhEYnFPrTSiAGxtzJmPyAtA8fqGfl&id=100077534719148&mibextid=Nif5oz

標籤

八風 (1) 三慧 (1) 三寶 (2) 亡靈 (1) 不老不死 (1)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1) 中道 (1) 六度萬行 (3) 六道眾生 (1) 天下名山僧佔多 (1) 天龍八部 (1) 出家 (1) 弘一大師 (1) 正法 (1) 玄一 (2) 玄一自性自度 (1) 生龜脫殼 (1) 地皎法師 (1) 地藏菩薩 (1) 地藏道場 (1)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 (1) 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 (1) 自傘自度 (1) 伽藍菩薩 (1) 佛光大辭典 (1) 佛典故事 (1) 佛教四大菩薩 (1) 佛教典故 (1) 佛教藝術 (1) 佛經 (2) 佛像 (1) 佛說鹹水喻經 (1) 妙蓮老和尚劉德華 (1) 戒律很重要 (1) 改習慣 (1) 改變命運的鑰匙 (2) 走火入魔 (1) 定弘法師 (1) 空觀 (1) 南無大願大孝地藏王菩薩 (1) 南無地藏王菩薩 (3)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1) 南無觀世音菩薩 (1) 宣化上人 (2) 度自己第一要緊 (1) 持戒 (1) 故事 (32) 星雲大師 (2)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 (3) 修行 (2) 修行要注重德行 (1) 冤親債主 (1) 師父說 (1) 海濤法師 (1) 真正的大孝 (1) 神通 (1) 索菲亞 (1) 般若 (1) 衲履足跡 (1) 高僧大德 (4) 鬼神 (1) 淨空老和尚 (2) 淨空老法師 (1) 淨空法師 (1) 淨界法師 (1) 深信因果 (2) 通靈少女 (1) 善知識 (3) 智者大師 (1) 無形眾生 (1) 菩薩六度萬行 (1) 超度 (1) 超度的理論與事實 (1) 開示 (3) 開悟 (1)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1) 楊子佛教禮儀 (1) 聖誕日 (1) 聖嚴法師 (2) 僧寶 (1) 夢參老和尚 (2) 慈濟 (1) 語錄 (8) 劉德華妙蓮 (1) 劉德華和尚 (1) 慧果居士劉德華 (1) 慧律法師 (2) 學佛 (2) 學佛答問 (2) 磨出精華 (1) 積功累德 (2) 隨喜功德 (1) 靜思語 (1) 斷惡修善 (2) 證嚴上人 (1) 證嚴法師 (1) 關聖帝君 (1) 懺悔業障 (2) 譬喻 (1) 護法神 (1) 靈性 (1) 靈界的譯者 (1) 靈異事蹟 (1) 鑽石 (1) buddha (31) karma (1) logos3721 (1) movie (1) youtub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