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佛典故事】昔日,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一日,佛告訴比丘們:「我將以水為喻,為你們說明七種人,你們當用心諦聽,善加思惟。」比丘們恭敬回答:「如是,世尊!」


【佛典故事】

昔日,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一日,佛告訴比丘們:

「我將以水為喻,
為你們說明七種人,
你們當用心諦聽,
善加思惟。」

比丘們恭敬回答:
「如是,世尊!」

佛陀接著開示道:

「第一種人恆常沒溺於水中。什麼樣的人會如此?

行種種不善、惡法纏身之人,將來罪業果熟,便要墮入地獄中受苦,無可救拔;這就是恆常沉溺水中之人。

第二種人從水中冒出頭後,又會再度沉沒。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能夠相信善法,有慚愧心,唯信心薄弱,僅修少許善法。

這樣的人只能短暫從水中冒出頭來,之後又會再度沉溺水中。

第三種人能夠浮出水面,環顧四方。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能夠相信善法,有慚愧心、勇猛心,對於所造諸不善法,皆知慚知愧而不敢復造。

這樣的賢者,就能從水中冒出頭,而不再沉沒。

第四種人能夠完全出離水面。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能深信善法,有慚愧心,慚愧諸多善法自己未能實踐,而精進修道,斷除身見、戒禁取見、疑等三種煩惱,證初果須陀洹,不會再退轉墮入惡道,於天上人間往返七次受生後,當證阿羅漢果。這就是能真正離開水面,不會再沉溺之人。

第五種人已出離水面,將要到達解脫的彼岸。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深信善法,有慚愧心,慚愧諸多善法自己未能實踐,而精進勇猛,不僅斷除身見、戒禁取見、疑等三種煩惱,而且貪欲、瞋恚、愚癡煩惱淡薄,證二果斯陀含,於天上人間往返一次受生後,即證阿羅漢果而得解脫。這就是已出水面、正在通往解脫彼岸之人。

第六種人已經到達解脫的彼岸。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深信善法,有慚愧心,慚愧諸多善法自己未能實踐,而精進勇猛,斷除貪欲、瞋恚、身見、戒禁取見、疑等五種煩惱,成就三果阿那含,壽終後將生色界、無色界,於彼漏盡煩惱、證阿羅漢果而般涅槃,不會再來欲界受生。這就是已從水中出離、到達解脫彼岸之人。

第七種人已經登上解脫的彼岸,且能於岸上清淨安立。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深信善法,有慚愧心,慚愧諸多善法自己未能實踐,而精進勇猛,漏盡煩惱,得成無漏聖道,成就心解脫、慧解脫──此心離於貪愛繫縛、以智慧斷除無明惑業而得解脫,且成就禪定、證得神通,徹底斷除生死的根本,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會再來受生。這樣的聖者,就是已登上解脫彼岸、且能於彼岸安立之人。

比丘們!我以水為喻來說明七種人,這是諸佛如來以大慈悲心為聲聞弟子所說,希望弟子們都能獲得安隱,度生死海。

你們應閑居靜處,或在樹下、或在空處,靜心禪坐,勿有懈怠。若不勤加精進,將來必致憂悔。這是我對你們的教誨。」

比丘們聽聞佛陀的開示,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佛說鹹水喻經》

省思
故事中,佛陀以水喻生死大海,而七種人則分別對應由凡至聖的七種層次。

眾生迷惑不覺,
在生死海中沉淪沒溺;

或雖知善法而不能勤行,仍於苦海中載沉載浮、頭出頭沒。

若能深信佛法,具足慚愧,以勇猛心精進行道,漸次斷除煩惱,必能出生死苦海,登涅槃彼岸。

為佛弟子,當謹遵佛陀的教誨,修善斷惡,除滅煩惱,如是精進堅持到底,必能了生死、證涅槃,得究竟解脫、真實安樂。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7114955621/posts/pfbid0yb6ANZE1GD6qUQLaV6RjNBMJAKWN9ZtUkMmDC573rxjURRZKfyPAw9QUPn5u723gl/?mibextid=Nif5oz

標籤:
佛典故事, 佛說鹹水喻經

標籤

八風 (1) 三慧 (1) 三寶 (2) 亡靈 (1) 不老不死 (1)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1) 中道 (1) 六度萬行 (3) 六道眾生 (1) 天下名山僧佔多 (1) 天龍八部 (1) 出家 (1) 弘一大師 (1) 正法 (1) 玄一 (2) 玄一自性自度 (1) 生龜脫殼 (1) 地皎法師 (1) 地藏菩薩 (1) 地藏道場 (1)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 (1) 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 (1) 自傘自度 (1) 伽藍菩薩 (1) 佛光大辭典 (1) 佛典故事 (1) 佛教四大菩薩 (1) 佛教典故 (1) 佛教藝術 (1) 佛經 (2) 佛像 (1) 佛說鹹水喻經 (1) 妙蓮老和尚劉德華 (1) 戒律很重要 (1) 改習慣 (1) 改變命運的鑰匙 (2) 走火入魔 (1) 定弘法師 (1) 空觀 (1) 南無大願大孝地藏王菩薩 (1) 南無地藏王菩薩 (3)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1) 南無觀世音菩薩 (1) 宣化上人 (2) 度自己第一要緊 (1) 持戒 (1) 故事 (32) 星雲大師 (2)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 (3) 修行 (2) 修行要注重德行 (1) 冤親債主 (1) 師父說 (1) 海濤法師 (1) 真正的大孝 (1) 神通 (1) 索菲亞 (1) 般若 (1) 衲履足跡 (1) 高僧大德 (4) 鬼神 (1) 淨空老和尚 (2) 淨空老法師 (1) 淨空法師 (1) 淨界法師 (1) 深信因果 (2) 通靈少女 (1) 善知識 (3) 智者大師 (1) 無形眾生 (1) 菩薩六度萬行 (1) 超度 (1) 超度的理論與事實 (1) 開示 (3) 開悟 (1)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1) 楊子佛教禮儀 (1) 聖誕日 (1) 聖嚴法師 (2) 僧寶 (1) 夢參老和尚 (2) 慈濟 (1) 語錄 (8) 劉德華妙蓮 (1) 劉德華和尚 (1) 慧果居士劉德華 (1) 慧律法師 (2) 學佛 (2) 學佛答問 (2) 磨出精華 (1) 積功累德 (2) 隨喜功德 (1) 靜思語 (1) 斷惡修善 (2) 證嚴上人 (1) 證嚴法師 (1) 關聖帝君 (1) 懺悔業障 (2) 譬喻 (1) 護法神 (1) 靈性 (1) 靈界的譯者 (1) 靈異事蹟 (1) 鑽石 (1) buddha (31) karma (1) logos3721 (1) movie (1) youtub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