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死的方法》菩提流支尊者說:「佛有長生, 仙道沒有長生。」─淨土聖賢:曇鸞大師 (Ways to live forever)

《長生不死的方法》 淨土聖賢:曇鸞大師 呂富枝/明倫月刊 曇鸞大師後魏江西雁門人,少年時遊歷五臺山,看見神奇靈異事,便發起信心出家修行,但是生性嗜好長生不死。 曾經閱讀大集經,因為經文詞義道理,深祕難懂,看看註解,文言又超過一半,因此患了「氣疾」病,到處求醫治療,於是感歎地說: 「人命實在危險脆弱,旦夕無常難保,聽說神仙長生不死,如果得到長生方法以後,再崇奉佛教,豈不是更好嗎?」 於是便到江南找道家陶隱居,請求傳授長生方法,陶隱居授給他仙經十卷,曇鸞很高興,以為神仙長生必可得到。 於是帶著仙經回來,路經洛下,偶然遇到三藏法師菩提流支,曇鸞請問菩提流支說: 「佛教中有長生不死的方法,勝過道家這些仙經嗎?」 苦提流支笑著說: 「這個世間, 那有長生不死的方法呢? 縱然得到長壽,短時間雖然不死,可是最後終歸要輪轉六道,有什麼值得可貴的呢? 說到長生不死,只有我們佛道,才真正辦得到啊!」 於是授給曇鸞大師十六觀經說: 「修學這個,就可以不再投生在三界中了,也不再往六道輪迴了,而且他的壽命,有劫石有河沙,河石數量有限,而此壽量沒有窮盡,世間沒有能比得上的,這是我佛的長生不死法了。」 曇鸞聽了深生信心,非常歡喜,於是將仙經焚燒。 從此專心修持淨土法門──十六觀經,無論寒冷的冬天或炎熱的夏暑,身體有疾病或有疼痛時,也從不稍為懈怠,而且不但自己修持也教化他人修持,流傳很廣。 著有禮淨土十二偈,續龍樹偈後,及安樂集等兩卷流傳於世, 北魏國君很敬重他的志向,又嘉勉他的自行化他,號稱他為「神鸞」並命他居住并州大寺。 後來遷移汾州玄中寺,常往介山山陰下,聚集四眾,講說佛法,倡導阿彌陀淨土教義,弘揚念佛法門,後人稱這個地方叫「鸞公巖」。 興和四年有一天晚上,曇鸞大師在室內看見梵僧對他說: 「我是龍樹,長久居住在淨土,因為你跟我同志,所以特來相見。」 曇鸞大師自知時間已到,於是聚集大眾教導警誡大家說: 「勞生役役,其止無日; 地獄諸苦,不可不懼; 九品淨業,不可不修。」 說罷,就命弟子高聲念佛,自己面向西方拜下頂禮,就安然而去了。 寺內大眾都看見幡華幢蓋,從西方而來,管絃絲竹優雅的天樂,從西而來,盈滿空中,經過很久才停止。 靈異事蹟傳到朝廷,皇上下令安葬曇鸞大師於汾西文谷,並營建寶塔,建立石碑,留傳後世,永遠紀念,世壽六十六歲。 ※ 蓮池大師贊語說: 道家常說: 佛家有死,神仙長生不死。 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