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5的文章

《長生不死的方法》菩提流支尊者說:「佛有長生, 仙道沒有長生。」─淨土聖賢:曇鸞大師 (Ways to live forever)

圖片
《長生不死的方法》 淨土聖賢:曇鸞大師 呂富枝/明倫月刊 曇鸞大師後魏江西雁門人,少年時遊歷五臺山,看見神奇靈異事,便發起信心出家修行,但是生性嗜好長生不死。 曾經閱讀大集經,因為經文詞義道理,深祕難懂,看看註解,文言又超過一半,因此患了「氣疾」病,到處求醫治療,於是感歎地說: 「人命實在危險脆弱,旦夕無常難保,聽說神仙長生不死,如果得到長生方法以後,再崇奉佛教,豈不是更好嗎?」 於是便到江南找道家陶隱居,請求傳授長生方法,陶隱居授給他仙經十卷,曇鸞很高興,以為神仙長生必可得到。 於是帶著仙經回來,路經洛下,偶然遇到三藏法師菩提流支,曇鸞請問菩提流支說: 「佛教中有長生不死的方法,勝過道家這些仙經嗎?」 苦提流支笑著說: 「這個世間, 那有長生不死的方法呢? 縱然得到長壽,短時間雖然不死,可是最後終歸要輪轉六道,有什麼值得可貴的呢? 說到長生不死,只有我們佛道,才真正辦得到啊!」 於是授給曇鸞大師十六觀經說: 「修學這個,就可以不再投生在三界中了,也不再往六道輪迴了,而且他的壽命,有劫石有河沙,河石數量有限,而此壽量沒有窮盡,世間沒有能比得上的,這是我佛的長生不死法了。」 曇鸞聽了深生信心,非常歡喜,於是將仙經焚燒。 從此專心修持淨土法門──十六觀經,無論寒冷的冬天或炎熱的夏暑,身體有疾病或有疼痛時,也從不稍為懈怠,而且不但自己修持也教化他人修持,流傳很廣。 著有禮淨土十二偈,續龍樹偈後,及安樂集等兩卷流傳於世, 北魏國君很敬重他的志向,又嘉勉他的自行化他,號稱他為「神鸞」並命他居住并州大寺。 後來遷移汾州玄中寺,常往介山山陰下,聚集四眾,講說佛法,倡導阿彌陀淨土教義,弘揚念佛法門,後人稱這個地方叫「鸞公巖」。 興和四年有一天晚上,曇鸞大師在室內看見梵僧對他說: 「我是龍樹,長久居住在淨土,因為你跟我同志,所以特來相見。」 曇鸞大師自知時間已到,於是聚集大眾教導警誡大家說: 「勞生役役,其止無日; 地獄諸苦,不可不懼; 九品淨業,不可不修。」 說罷,就命弟子高聲念佛,自己面向西方拜下頂禮,就安然而去了。 寺內大眾都看見幡華幢蓋,從西方而來,管絃絲竹優雅的天樂,從西而來,盈滿空中,經過很久才停止。 靈異事蹟傳到朝廷,皇上下令安葬曇鸞大師於汾西文谷,並營建寶塔,建立石碑,留傳後世,永遠紀念,世壽六十六歲。 ※ 蓮池大師贊語說: 道家常說: 佛家有死,神仙長生不死。 而今...

《三世佛》(梵語:tryadhva-buddhāḥ、 atīta-anāgata-pratyutpannā buddhāḥ)

圖片
【佛法大海】三世佛 人間福報 文:陳碧雲 2010.02.26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表示有事相求,去哪裡求呢? 善男信女當然是往佛寺裡跑,去向佛菩薩求。 佛教裡的三寶,是指佛、法、僧,而供奉佛陀、法師說法之處,一般稱為「大雄寶殿」。 「大雄」是佛之德號,指佛具大智力,能降伏魔障。 《法華經》云: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 大雄寶殿為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內多供奉三世佛,三世佛又分有「橫三世」與「豎三世」。 豎三世佛,即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佛;未來佛──彌勒佛。 燃燈佛是釋迦牟尼的啟蒙老師,有一次和釋迦出門,路上滿是泥濘,釋迦便脫下衣服鋪地,請師父行走。 燃燈佛深受感動,便密授偈言:「是後九十一劫,名賢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 釋迦牟尼佛與之前出世的六佛,通稱為「過去七佛」,《法句經》中說到七佛修行皆奉行一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法」而成就佛道。 由於此偈道理太簡單,唐朝白居易聽到時,忍不住笑說:「這連三歲小孩都知道呀!」 鳥窠禪師反答說:「三歲孩童雖知道,八十老翁卻行不得!」一語點破大文豪的高傲心態。 寺院罕見豎三世佛,多供奉橫三世佛,乃依方位畫分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橫三世佛 右側: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 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又名藥師琉璃光如來,為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徹以比喻國土清淨無染。法相所現為螺發形,左手持藥壺,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日光、月光二菩薩脅侍左右,並稱為藥師三尊。 左側: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大乘經記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成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 中間: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創始人,本姓喬達摩,名悉達多。釋迦是其種族名,意思是“能”;牟尼的意思是"仁,儒,忍,寂"。釋迦牟尼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既是釋迦族的聖人之意。被後世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等,漢地尊稱他為佛祖。 釋迦牟尼佛位中間,通常手結「說法印」或「禪定印」、「觸地印」,表說法、入禪定及降魔;右邊是藥師佛,手持摩尼珠;左邊是阿彌陀佛,掌中捧一蓮花,表示接引眾生。此三佛又合稱「三寶佛」。 其實十方三世有無量...

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我們應通過學習經典來了解觀世音菩薩,並學習其精神,這才是我們紀念菩薩誕辰的真正意義。今日18

圖片
恭迎3/18觀世音菩薩聖誕紀念日🎊 🔔悟道法師開示 https://pse.is/219w 農曆二月十九日 是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 我們應通過學習經典來了解觀世音菩薩,並學習其精神, 這才是我們紀念菩薩誕辰的真正意義。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ENhbwzZDm/

高僧大德 (bhadanta)

高僧大德 梵語bhadanta,巴利語同。 音譯婆壇陀。 於印度時, 為對佛菩薩或高僧之敬稱。 海賢老和尚 圓寂:一百一十二歲 淨空老法師/淨空老和尚 (1927年3月13日—2022年7月26日) 圓寂:2022年7月26日(95歲) 印光大師 (1862年1月11日—1940年12月2日 圓寂:1940年12月2日(78歲) 虛雲老和尚 (約1840到1873年8月26日—1959年10月13日) 圓寂:1959年10月13日 廣欽老和尚 (1892年—1986年) 圓寂:1986年2月13日(93歲) 宣化上人 (1918年4月26日—1995年6月7日) 圓寂:1995年6月7日(77歲) 弘一大師 釋弘一(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 圓寂:1942年10月13日(61歲) 妙蓮老和尚 (1922~2008.6.25) 圓寂:2008年6月25日(88歲) 夢參老和尚/夢參長老 (1915年7月13日—2017年11月27日) 圓寂:2017年11月27日(102歲)

憶念佛陀涅槃日:這是佛陀由出生到涅槃的八個階段⋯⋯ 釋迦牟尼佛 涅槃紀念日 農曆二月十五

圖片
釋迦牟尼佛 涅槃紀念日 農曆二月十五 (今日14) 2025_0314(五) 憶念佛陀涅槃日:這是佛陀由出生到涅槃的八個階段⋯⋯ 佛門網綜合報道 2020-03-06 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之日,又稱大惡日、佛滅日。 各國紀念佛陀涅槃的日期不一,大乘佛教國家(如日本及中國等)一般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佛陀涅槃日(今年合陽曆3月8日),屆時各寺院一般會舉行紀念法會。我們整理了這篇短文,以紀念此日。 佛陀本是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太子,名喬達摩‧悉達多,父親名為淨飯王,母親是摩訶摩耶夫人。 他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八十歲示現涅槃。 住世說法四十五年間,他往來各地為眾生說法,受佛法所感者不計其數。 佛陀由出生到涅槃的八個歷程,又稱為「八相」, 分別是降兜率、入胎、出胎、出家  、降魔、成道、說法和涅槃。 一、降兜率  佛陀在入胎之前原是住在兜率內院的菩薩,得知淨飯王以正法治理國家,摩訶摩耶夫人前500世曾為菩薩母,於是便降生人間,往那裏入胎。   二、入胎 菩薩乘著六牙大白象,下降北天竺迦毗羅衛國,從摩訶摩耶夫人的右脇入體。 夫人夢醒後,便覺有了身孕。 三、出胎    悉達多太子的生母在他出生後七日離世,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養成人。 太子自幼智力與藝能超群,十七歲那年迎娶耶輸陀羅公主,後來生下一子,名為羅睺羅。 羅睺羅後來成為佛教第一位沙彌。 四、出家 二十九歲那年,悉達多太子出遊期間,看到老、病、死數種現象,頓悟世間無常。 後來太子遇上一位沙門,聽他提到自己出家是為了脫離老、病、死之苦,因感生老病死之苦,決定捨棄世間榮華富貴,出家修道。 五、降魔 悉達多太子在六年苦行期間,每天只以一麻一麥為食,有天餓極不支倒地,獲一位善心的牧羊女給他熬製乳糜。 恢復體力後,他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靜坐, 發誓 「不成佛道,不起此座。」 波旬魔王曾派出魔女和魔兵,試圖阻止太子成道,但他不驚不怖不動。 六、成道 太子三十五歲那年在菩提樹下證悟, 發現原來人人皆可成佛: 「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七、說法 住世說法四十多年間,佛陀宣說了《般若經》、《阿含經》、《方等經》、《涅槃經》及《法華經》等多部經,開演八萬四千法門,到了八十歲仍孜孜不倦,與弟子一起四處弘法。 八、涅槃 佛陀臨入涅槃之際, 仍然接受了百餘歲的須...

標籤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連佛陀都做不到的四件事情?佛有三能三不能?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科學證實咒語祈禱確有治病功效

六度萬行故事 - 學佛感應

六度萬行 six paramitas

小故事大啟示

慧果居士(劉德華) 與師父妙蓮老和尚的絕問妙答

[轉載] 我讀《地藏經》超度奶奶的神奇經歷 - 念地藏經感應

猶若有人身中毒箭?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