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三世佛》(梵語:tryadhva-buddhāḥ、 atīta-anāgata-pratyutpannā buddhāḥ)

【佛法大海】三世佛

人間福報
文:陳碧雲
2010.02.26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表示有事相求,去哪裡求呢?

善男信女當然是往佛寺裡跑,去向佛菩薩求。

佛教裡的三寶,是指佛、法、僧,而供奉佛陀、法師說法之處,一般稱為「大雄寶殿」。

「大雄」是佛之德號,指佛具大智力,能降伏魔障。

《法華經》云: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

大雄寶殿為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內多供奉三世佛,三世佛又分有「橫三世」與「豎三世」。

豎三世佛,即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佛;未來佛──彌勒佛。

燃燈佛是釋迦牟尼的啟蒙老師,有一次和釋迦出門,路上滿是泥濘,釋迦便脫下衣服鋪地,請師父行走。

燃燈佛深受感動,便密授偈言:「是後九十一劫,名賢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

釋迦牟尼佛與之前出世的六佛,通稱為「過去七佛」,《法句經》中說到七佛修行皆奉行一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法」而成就佛道。

由於此偈道理太簡單,唐朝白居易聽到時,忍不住笑說:「這連三歲小孩都知道呀!」

鳥窠禪師反答說:「三歲孩童雖知道,八十老翁卻行不得!」一語點破大文豪的高傲心態。

寺院罕見豎三世佛,多供奉橫三世佛,乃依方位畫分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橫三世佛

右側: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

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又名藥師琉璃光如來,為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徹以比喻國土清淨無染。法相所現為螺發形,左手持藥壺,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日光、月光二菩薩脅侍左右,並稱為藥師三尊。

左側: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大乘經記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成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

中間: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創始人,本姓喬達摩,名悉達多。釋迦是其種族名,意思是“能”;牟尼的意思是"仁,儒,忍,寂"。釋迦牟尼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既是釋迦族的聖人之意。被後世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等,漢地尊稱他為佛祖。

釋迦牟尼佛位中間,通常手結「說法印」或「禪定印」、「觸地印」,表說法、入禪定及降魔;右邊是藥師佛,手持摩尼珠;左邊是阿彌陀佛,掌中捧一蓮花,表示接引眾生。此三佛又合稱「三寶佛」。

其實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無論哪一尊佛都是成就圓滿功德的,都值得我們學習、禮敬,此即所謂「佛佛道同」、「佛佛平等」。

(圖文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Gu1gAhztc/

三世佛(梵語:tryadhva-buddhāḥ、 atīta-anāgata-pratyutpannā buddhāḥ)[1][2],又稱三世諸佛,是指在過去、現在、未來開悟的佛。

上座部佛教無十方佛,專奉娑婆世界的過去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

大乘佛教有十方佛,認為十方世界各有三世佛。

另外,自清代以降的佛寺或民間廟宇,殿內普遍供奉有三寶佛,這是指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東方世界的藥師佛、西方世界的阿彌陀佛,又稱作「橫三世佛」。

與此相對的「豎三世佛」則是指過去世的燃燈佛、現在世的釋迦牟尼佛、未來世的彌勒佛[3]。

標籤

八風 (1) 三慧 (1) 三寶 (2) 亡靈 (1) 不老不死 (1)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1) 中道 (1) 六度萬行 (3) 六道眾生 (1) 天下名山僧佔多 (1) 天龍八部 (1) 出家 (1) 弘一大師 (1) 正法 (1) 玄一 (2) 玄一自性自度 (1) 生龜脫殼 (1) 地皎法師 (1) 地藏菩薩 (1) 地藏道場 (1)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 (1) 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 (1) 自傘自度 (1) 伽藍菩薩 (1) 佛光大辭典 (1) 佛典故事 (1) 佛教四大菩薩 (1) 佛教典故 (1) 佛教藝術 (1) 佛經 (2) 佛像 (1) 佛說鹹水喻經 (1) 妙蓮老和尚劉德華 (1) 戒律很重要 (1) 改習慣 (1) 改變命運的鑰匙 (2) 走火入魔 (1) 定弘法師 (1) 空觀 (1) 南無大願大孝地藏王菩薩 (1) 南無地藏王菩薩 (3)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1) 南無觀世音菩薩 (1) 宣化上人 (2) 度自己第一要緊 (1) 持戒 (1) 故事 (32) 星雲大師 (2)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 (3) 修行 (2) 修行要注重德行 (1) 冤親債主 (1) 師父說 (1) 海濤法師 (1) 真正的大孝 (1) 神通 (1) 索菲亞 (1) 般若 (1) 衲履足跡 (1) 高僧大德 (4) 鬼神 (1) 淨空老和尚 (2) 淨空老法師 (1) 淨空法師 (1) 淨界法師 (1) 深信因果 (2) 通靈少女 (1) 善知識 (3) 智者大師 (1) 無形眾生 (1) 菩薩六度萬行 (1) 超度 (1) 超度的理論與事實 (1) 開示 (3) 開悟 (1)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1) 楊子佛教禮儀 (1) 聖誕日 (1) 聖嚴法師 (2) 僧寶 (1) 夢參老和尚 (2) 慈濟 (1) 語錄 (8) 劉德華妙蓮 (1) 劉德華和尚 (1) 慧果居士劉德華 (1) 慧律法師 (2) 學佛 (2) 學佛答問 (2) 磨出精華 (1) 積功累德 (2) 隨喜功德 (1) 靜思語 (1) 斷惡修善 (2) 證嚴上人 (1) 證嚴法師 (1) 關聖帝君 (1) 懺悔業障 (2) 譬喻 (1) 護法神 (1) 靈性 (1) 靈界的譯者 (1) 靈異事蹟 (1) 鑽石 (1) buddha (31) karma (1) logos3721 (1) movie (1) youtub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