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依四不依,又作四依止(梵語 catvāri pratisaranāni),是佛教經論中用來簡別佛陀正法教的判定準則。

四依四不依,又作四依止(梵語 catvāri pratisaranāni),是佛教經論中用來簡別佛陀正法教的判定準則。

這四種依止為:

依法(dharma),不依人(pudgala):以教法為依,不依人。

依義(artha),不依語(vyañjana):以義理為依,不依文句。

依智(jñāna),不依識(vijñāna):以真智為依,不依心識。

依了義(nītārtha)經,不依不了義(neyārtha)經:依從已清楚闡明其義的了義經句,不依仍有餘義未了,有待解釋闡明的不了義經句。

依法不依人

當從他人那裡聽聞,這是佛說、是長老說、是眾僧說時,不應輕信亦不應詆毀,應當先與諸經對照,推定其虛實,依照律、法論究其正確性,這叫作「依法不依人」[1][2]。可用來檢證教說是否屬於佛教正法的標準,通常是三法印以及四念住[3][4]。

若是非法,雖聞佛說心不生信。雖非佛說、長老說、眾僧說,是法相者,聞則信受[5]。這是因為以理為依,補特伽羅非所依的緣故[6]。

依義不依語

依義者。真實義中無諍、好惡、罪福、虛實,以語言、文字來闡述真實義,令學人得以實證。但是語言、文字非真,真非語言、文字。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指而不視月,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何看指而不視月。此亦如是,語為義指,語非義也,是以故不應依語。[7]

傾聽、用心了知、熟背、思惟如來所說「甚深義理、出世間、與空相應」之經,對於飾詞者所造的美奐綺麗文字不傾聽、用心了知、熟背、思惟[8][9]。

若善男子善女人。隨文字說者墮在邪見。自身失壞第一義諦。亦壞他人令不覺知。[10]是以故不應依語。

依智不依識

依智者,智能籌量分別善惡。識常求樂不入正要,是故言不應依識。[7]

依修行證得真智,非停留於聞思法義,僅於心識了知[11]。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依從已清楚闡明其義的經句,不依仍有餘義未了,有待解釋闡明的不了義經句[12]。

相關經論

《成實論》[13]、《順正理論》[14]、《大般涅槃經》[15]、 《大方等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16]、《大寶積經·菩薩藏會·般若波羅蜜多品》[17]、 《大智度論》[18]、 《菩薩善戒經》[19]、 《瑜伽師地論》[20]、 《顯揚聖教論》[21]、 《禪法要解》[22]、 《注維摩詰經》[23]、《攝大乘講疏》[24]、《維摩義記》[25]、《自在王菩薩經》[26]、《法界次第初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27]。

參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連佛陀都做不到的四件事情?佛有三能三不能?

科學證實咒語祈禱確有治病功效

六度萬行 six paramitas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六度萬行故事 - 學佛感應

慧果居士(劉德華) 與師父妙蓮老和尚的絕問妙答

[轉載] 我讀《地藏經》超度奶奶的神奇經歷 - 念地藏經感應

小故事大啟示

為什麼不能佩戴佛像?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連佛陀都做不到的四件事情?佛有三能三不能?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科學證實咒語祈禱確有治病功效

六度萬行故事 - 學佛感應

六度萬行 six paramitas

小故事大啟示

[轉載] 我讀《地藏經》超度奶奶的神奇經歷 - 念地藏經感應

慧果居士(劉德華) 與師父妙蓮老和尚的絕問妙答

猶若有人身中毒箭?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