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朝山拜佛」的意義:一、由山下拜到山上。二、由外面拜到裡面。三、由黑暗拜到光明。四、由凡心拜到佛心。(Chao Shan)

人間萬事--朝山拜佛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2006-05-17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自古以來,「朝山拜佛」一直是維護信徒虔誠信仰的一種活動,也是一種修行,如中國的四大名山,每年都有信徒前去朝山,有的朝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有的朝五台山的文殊菩薩,有的朝峨嵋山的普賢菩薩,有的朝九華山的地藏菩薩。

堪稱是中國四大名山縮影的佛光山,經常也有許多信徒上山朝山拜佛,有的三步一拜,有的一步三拜,有的一步一拜。

在佛光山,有五大殿堂,除了大雄寶殿以外,另有女眾學部的大悲殿,供奉觀世音菩薩;有男眾學部的大智殿,供奉文殊菩薩;有位於養老育幼區域的大行殿,供奉普賢菩薩;有建於東山萬壽園上方的大願殿,供奉地藏菩薩。佛光山是大乘佛教的指標,到佛光山朝山拜佛,就等於朝禮了四大名山。

多年來在佛光山的朝山團裡,流傳了許多朝山的靈感故事,述說著信仰世界的經驗,只是這些都不足為沒有經驗的人談論。不過朝山確實能與佛接心,朝山者每一拜拜下去,雖然頭是磕在地上,心卻是向上昇華而與佛心接觸,自然會有感應道交,所以有的人見到各種瑞象,有的人拜到身體輕安,有的人則把朝山拜佛當成正當的運動,雖然拜得汗流浹背,卻是滿心歡喜。

以下試說「朝山拜佛」的意義:

✨一、由山下拜到山上

到佛光山朝山,通常是由不二門開始,三步一拜,大概一小時可以拜到大雄寶殿。因為是由山下往山上拜,不斷的升高,不斷的昇華,拜到最後,身心都會有超越的感覺。

✨二、由外面拜到裡面:

朝山活動一般都是在室外舉行,參加朝山的人先在外面廣場集合,然後集體往大雄寶殿朝拜。拜到大雄寶殿裡面後,還要繼續「拜願」,然後「靜坐」,並且聆聽「佛法開示」,所以是「行解並重」,能令朝山者因而獲得「心開意解」。

✨三、由黑暗拜到光明

朝山活動大都利用清晨或晚間舉行,因為白天山上人來人往,行走不便,所以利用早課的時間,天還未亮就開始,拜到大雄寶殿時天已亮。或者利用晚間七點拜到八點,從黑暗的外面拜到光明的大雄寶殿佛前,自然會感到輕安愉快。

✨四、由凡心拜到佛心

吾人凡夫,心中的煩惱雜念如潮水洶湧澎湃,如果能有那麼一個時候,參加朝山拜佛,不但拜到身體健康,心靈也會跟著清淨,感覺無比的自在解脫。所以,當一拜一拜的拜到佛前,感到自己與佛心融會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雖然沒有成佛悟道,但自己的宗教體驗突然增加,就會喜不自勝。

從上述四點看來,朝山拜佛不但是一種身體運動,也是一種心靈的淨化運動,所以佛弟子如能每年都有幾次的朝山拜佛,自能增加宗教的體驗。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EhdtMXtzx/

Chao Shan (朝山)

標籤:
佛光山, 

標籤

八風 (1) 三慧 (1) 三寶 (2) 亡靈 (1) 不老不死 (1)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1) 中道 (1) 六度萬行 (3) 六道眾生 (1) 天下名山僧佔多 (1) 天龍八部 (1) 出家 (1) 弘一大師 (1) 正法 (1) 玄一 (2) 玄一自性自度 (1) 生龜脫殼 (1) 地皎法師 (1) 地藏菩薩 (1) 地藏道場 (1)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 (1) 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 (1) 自傘自度 (1) 伽藍菩薩 (1) 佛光大辭典 (1) 佛典故事 (1) 佛教四大菩薩 (1) 佛教典故 (1) 佛教藝術 (1) 佛經 (2) 佛像 (1) 佛說鹹水喻經 (1) 妙蓮老和尚劉德華 (1) 戒律很重要 (1) 改習慣 (1) 改變命運的鑰匙 (2) 走火入魔 (1) 定弘法師 (1) 空觀 (1) 南無大願大孝地藏王菩薩 (1) 南無地藏王菩薩 (3)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1) 南無觀世音菩薩 (1) 宣化上人 (2) 度自己第一要緊 (1) 持戒 (1) 故事 (32) 星雲大師 (2)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 (3) 修行 (2) 修行要注重德行 (1) 冤親債主 (1) 師父說 (1) 海濤法師 (1) 真正的大孝 (1) 神通 (1) 索菲亞 (1) 般若 (1) 衲履足跡 (1) 高僧大德 (4) 鬼神 (1) 淨空老和尚 (2) 淨空老法師 (1) 淨空法師 (1) 淨界法師 (1) 深信因果 (2) 通靈少女 (1) 善知識 (3) 智者大師 (1) 無形眾生 (1) 菩薩六度萬行 (1) 超度 (1) 超度的理論與事實 (1) 開示 (3) 開悟 (1)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1) 楊子佛教禮儀 (1) 聖誕日 (1) 聖嚴法師 (2) 僧寶 (1) 夢參老和尚 (2) 慈濟 (1) 語錄 (8) 劉德華妙蓮 (1) 劉德華和尚 (1) 慧果居士劉德華 (1) 慧律法師 (2) 學佛 (2) 學佛答問 (2) 磨出精華 (1) 積功累德 (2) 隨喜功德 (1) 靜思語 (1) 斷惡修善 (2) 證嚴上人 (1) 證嚴法師 (1) 關聖帝君 (1) 懺悔業障 (2) 譬喻 (1) 護法神 (1) 靈性 (1) 靈界的譯者 (1) 靈異事蹟 (1) 鑽石 (1) buddha (31) karma (1) logos3721 (1) movie (1) youtub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