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5的文章

【集科學家與佛學家於一身的人】黃念祖居士,法號龍尊,亦號心示,樂生,別號老念、不退翁。(Profile of Nien-Tsu Huang)

圖片
阿彌陀經宗要——信願持名  (8/8【圓滿篇】) 黃念祖居士著 附文:集科學家與佛學家於一身的人……………善護念 (一) 「在當今中國大陸,黃念祖老居士可算是中國一大居士了,如果你們能到北京拜謁到這位大德,那真是你們一生的福分……」臺灣淨空法師如是云。 黃念祖居士,法號龍尊,亦號心示,樂生,別號老念、不退翁。 黃居士生於一九一三年(癸丑)三月初六日。幼年早孤,其母梅太夫人篤信佛教,淨行超倫。 黃居士性自純孝,常隨侍母親梅太夫人及舅父梅光義大居士聽經聞法,參謂看宿大德,聞習熏陶,志趣超群。 二十歲時,就學於北京大學工學院。大學期間學業成績優秀,性格開朗活潑,身材魁梧,擅長排球、滑冰等運動。 雖然從小生長在一個佛教家庭,但是看到許多佛教徒學佛多年,依舊世欲思想和作風不改,故自懷疑於佛法:為何許多佛教徒學習佛法多年,怎麼還是這樣,是不是佛法無用呢? 於是對信仰佛教產生了動搖。直至大學二年級寒假,某夜大德自讀《金剛經》始感悟: 不是佛法沒有效驗,而是很多修持之人辜負了佛法。 於是端正了自己的思想和認識。由於當即深體「無住生心「之妙。如醍醐灌頂,身心內外清涼潤澤,興起「以凡夫心致臻此境唯有念佛與持咒」之念。 從此,大德對佛法生起大崇敬心,結合現代科學的學習,對佛法進行深入地探求。 一日夜深,於念佛中入忘我之境,定中忽聞念佛之聲不知為誰,待起身出房四尋,始恍然大悟,是己在念佛也。 二十二歲,大德於河北開灤煤礦工作,一次夢中遍覓「家」不可行,忽成一片虛空,初有省。 抗戰期間,於國難中,學佛益加精誠。 曾皈依當代禪宗大師,得道高僧虛雲大法師,並於密宗皈依紅教大德諾那祖師嫡傳弟子蓮花正覺王上師及白教大德貢噶上師,後於一九五九年繼承蓮花精舍金剛阿 黎位,受諾那上師衣缽與王上師遺囑。 三十二歲,抗戰勝利後,經其舅父梅光義大居士引薦,拜謁禪淨大德夏蓮居大師,因深蒙掖而成入室弟子。 梅、夏兩大德為當時的兩大著名居士,故有「南梅北夏」之稱。 尤夏大師出入儒佛顯密禪淨各宗,融會貫通,於禪淨經旨,窮深極微。 壬申之歲,掘棄萬緣,閉關三載,會集《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以下簡稱大經)。 黃老居士親聞夏師講解此經。詳做筆記,心領神會,並隨侍左右二十餘年,於禪淨密各宗深得法要。 因六十年代初,曾撰寫〈大經玄義提綱》一冊,呈夏師鑒核,故深蒙印可,並以注解宏揚此經之大事相囑之,命可直抒己見,隨緣...

【七個皇帝的國師--澄觀法師】─文/宣化上人 (The Seven Emperors' Masters)

圖片
七個皇帝的國師--澄觀法師 (The Seven Emperors' Masters) 宣化上人 澄觀法師(清涼國師),諱澄觀,字大休,唐朝越州會稽夏侯氏人。 這位法師身高九尺,有九尺那麼高,眼睛呢,有重瞳,重瞳就是兩個眼仁──眼睛的這個仁,眼珠子。白天看著他不怎麼樣,和普通人是一樣; 但是晚間看見他這個眼睛就有一種光明射出來。 他雙手過膝,兩隻手超過這膝蓋,很長的。 你們注意一下,凡是兩手長過膝蓋的人,都主於大貴的,這是一種奇特的相。 那麼他有四十顆牙,我們普通的人都是有三十二、三十四顆,或者三十六,或者三十八顆牙齒。 佛有四十顆牙齒,那麼這位澄觀法師也是有四十個牙齒。 他讀書讀得非常快,七行俱下,他這麼一看哪,你看一行的時間,他就可以看七行,這位法師聰明到絕頂。 為什麼說他是華嚴菩薩呢? 他著作一部《華嚴疏鈔》,專講《華嚴經》。 等到他圓寂之後,在中國和印度的交界處,有一位阿羅漢,見到有兩個很年輕的菩薩,在虛空裡頭走。 這位阿羅漢有神通,他就用神通令這兩位青衣的童子,也就是這兩位年輕的菩薩,不能走了, 問他們: 「你們是誰? 到中國做什麼去啊?」 這兩位說:  「我們是北印度文殊堂神,到中國五台山去請華嚴菩薩的牙齒,回到我們的國土去供養。」 這位阿羅漢一聽,說: 「哦,是這樣,那你們可以去了。」 兩位青衣童子走了之後,這位羅漢以後也到五台山去,就對著一般人說他見到怎麼樣的一個境界。 這時人們就把清涼國師的棺木打開來,一看,果然他兩顆牙齒沒有了。 這兩顆牙齒就是被兩位年輕菩薩請去供養了。 所以在佛教裡, 一般人都知道這位澄觀法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 清涼國師這一位大菩薩,真是不可思議,他的境界不可思議。 他生歷九個皇帝, 做七個皇帝的國師。 為什麼他能這樣呢? 因為他修行是認真修行,絲毫也不馬虎的,不是像一般人,口說修行,身不修行,口是心非──口裡說得很對,心裡完全都不是。 他在出家受具足戒之後,以「十事自勵」,以十種事情來勉勵自己。 這十種的事情,是很要緊的,我們每一個出家人都應該知道這十種事。 現在我念給你們聽一聽: 第一、體不捐沙門之表; 第二、心不違如來之制; 第三、坐不背法界之經; 第四、性不染情礙之境; 第五、足不履尼寺之塵; 第六、身不觸居士之榻; 第七、目不視非儀之彩; 第八、舌不味過午之餚; 第九、手不釋圓明之珠; 第十、宿不離衣缽之側。...

老法師對我說:「我在想我的錯處!想我的錯處!」換句話說,就是想自己的罪業,隨時念念的懺悔。他的特點就是:念念三寶,念念懺罪。這就是般若,沒有智慧,這樣的堅持是做不到的。這個,你在弘一法師的全集、傳記,是看不到的。(Great Master Hongyi)

圖片
夢參長老:我在想我的錯處!想我的錯處! 弘一老法師,他很簡單,不收徒眾,他跟前只有一位傳貫法師,還是晚年來照料生活。 傳貫法師應該學得很多吧? 不可能,傳貫跟弘老很少有談話的機會。在一天裡,早上老法師開了門,進去打整、打整,或者想談些問題,有什麼話,老法師不得不跟你說話,寫個條子給你,你就照著條子辦。你要是有什麼問題,寫個條子在老法師的門邊遞著,他把門開開才跟你說。 我請老法師到青島湛山寺,因為傳貫法師是福建人,誰也不通,必須得增加我一個侍者,只准我能到他的屋,能跟他說話,才只能這樣做。 誰請老法師開示了, 老法師總是這樣回答: 「我還是學人;我還在學,我沒有開示你的。」 弘一老法師有時候念念佛,有時候就寫寫。別的都撂了,書法他沒撂,因為他要寫經,盡寫的是「華嚴偈頌」,他也用書法來弘法。老法師身體不好,講《隨機羯磨》,後來還是仁開法師代課幫忙講,老法師氣力不足,坐著跟你講,你都聽不了。那時他的身子特別壞。 親近弘一法師,怎麼親近? 你得會親近,看老法師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所以不論你什麼時候看,老法師總是坐在他那書桌旁邊,寫字也好,沉思也好,你在外頭看著他的影子,你就能知道了。 如果大家到福建泉州看看弘一的紀念館:出家那時候的傘,下雨天遮雨,夏天遮遮太陽,冬天遮遮雨,壞了他自己修理。看看他漱口的楊枝,還有幾口沒用完;看看他那個蚊帳,出家時所帶,還是那個蚊帳,沒有變過。看看他那般清高,你看到了,在心裡面深深掉下眼淚。 老法師有一次問我: 「你將來要做什樣的人啊!你看我這樣的生活習慣能習慣嗎?」 我說:「我不習慣。」 「你恐怕對我這(習慣)有意見吧?!」 我說:「我有點意見、不大,但是我做不到。」 我心裡所見的——老法師個人的修為清高,老法師素不接觸人。 但是另一方面,老法師身體不好,他的教育,就是身教,你看就好了。 想跟老法師多接近,他每天要二次散步。在湛山寺的時候,他下午有時間會出來散步。「你別往老法師身邊走!」我跟好多同學打招呼。你一走過去,他馬上就回寮房了。他不會在路上跟你遇見,隨便跟你打打掰,散散步,聊聊天,永遠不會跟任何人聊天。 你要親近弘一法師,你親近得到嗎? 那時候,閩南佛學院的那批大德都要親近他,後來都是大法師,他不接觸你的。 弘一法師,他除了寫、作,還是寫作,很少離開桌邊,不寫不作了,你就會看到燒香的煙,他會點很好的香,在那兒靜坐思惟。 「老法師,您在...

《長生不死的方法》菩提流支尊者說:「佛有長生, 仙道沒有長生。」─淨土聖賢:曇鸞大師 (Ways to live forever)

圖片
《長生不死的方法》 淨土聖賢:曇鸞大師 呂富枝/明倫月刊 曇鸞大師後魏江西雁門人,少年時遊歷五臺山,看見神奇靈異事,便發起信心出家修行,但是生性嗜好長生不死。 曾經閱讀大集經,因為經文詞義道理,深祕難懂,看看註解,文言又超過一半,因此患了「氣疾」病,到處求醫治療,於是感歎地說: 「人命實在危險脆弱,旦夕無常難保,聽說神仙長生不死,如果得到長生方法以後,再崇奉佛教,豈不是更好嗎?」 於是便到江南找道家陶隱居,請求傳授長生方法,陶隱居授給他仙經十卷,曇鸞很高興,以為神仙長生必可得到。 於是帶著仙經回來,路經洛下,偶然遇到三藏法師菩提流支,曇鸞請問菩提流支說: 「佛教中有長生不死的方法,勝過道家這些仙經嗎?」 苦提流支笑著說: 「這個世間, 那有長生不死的方法呢? 縱然得到長壽,短時間雖然不死,可是最後終歸要輪轉六道,有什麼值得可貴的呢? 說到長生不死,只有我們佛道,才真正辦得到啊!」 於是授給曇鸞大師十六觀經說: 「修學這個,就可以不再投生在三界中了,也不再往六道輪迴了,而且他的壽命,有劫石有河沙,河石數量有限,而此壽量沒有窮盡,世間沒有能比得上的,這是我佛的長生不死法了。」 曇鸞聽了深生信心,非常歡喜,於是將仙經焚燒。 從此專心修持淨土法門──十六觀經,無論寒冷的冬天或炎熱的夏暑,身體有疾病或有疼痛時,也從不稍為懈怠,而且不但自己修持也教化他人修持,流傳很廣。 著有禮淨土十二偈,續龍樹偈後,及安樂集等兩卷流傳於世, 北魏國君很敬重他的志向,又嘉勉他的自行化他,號稱他為「神鸞」並命他居住并州大寺。 後來遷移汾州玄中寺,常往介山山陰下,聚集四眾,講說佛法,倡導阿彌陀淨土教義,弘揚念佛法門,後人稱這個地方叫「鸞公巖」。 興和四年有一天晚上,曇鸞大師在室內看見梵僧對他說: 「我是龍樹,長久居住在淨土,因為你跟我同志,所以特來相見。」 曇鸞大師自知時間已到,於是聚集大眾教導警誡大家說: 「勞生役役,其止無日; 地獄諸苦,不可不懼; 九品淨業,不可不修。」 說罷,就命弟子高聲念佛,自己面向西方拜下頂禮,就安然而去了。 寺內大眾都看見幡華幢蓋,從西方而來,管絃絲竹優雅的天樂,從西而來,盈滿空中,經過很久才停止。 靈異事蹟傳到朝廷,皇上下令安葬曇鸞大師於汾西文谷,並營建寶塔,建立石碑,留傳後世,永遠紀念,世壽六十六歲。 ※ 蓮池大師贊語說: 道家常說: 佛家有死,神仙長生不死。 而今...

《三世佛》(梵語:tryadhva-buddhāḥ、 atīta-anāgata-pratyutpannā buddhāḥ)

圖片
【佛法大海】三世佛 人間福報 文:陳碧雲 2010.02.26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表示有事相求,去哪裡求呢? 善男信女當然是往佛寺裡跑,去向佛菩薩求。 佛教裡的三寶,是指佛、法、僧,而供奉佛陀、法師說法之處,一般稱為「大雄寶殿」。 「大雄」是佛之德號,指佛具大智力,能降伏魔障。 《法華經》云: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 大雄寶殿為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內多供奉三世佛,三世佛又分有「橫三世」與「豎三世」。 豎三世佛,即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佛;未來佛──彌勒佛。 燃燈佛是釋迦牟尼的啟蒙老師,有一次和釋迦出門,路上滿是泥濘,釋迦便脫下衣服鋪地,請師父行走。 燃燈佛深受感動,便密授偈言:「是後九十一劫,名賢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 釋迦牟尼佛與之前出世的六佛,通稱為「過去七佛」,《法句經》中說到七佛修行皆奉行一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法」而成就佛道。 由於此偈道理太簡單,唐朝白居易聽到時,忍不住笑說:「這連三歲小孩都知道呀!」 鳥窠禪師反答說:「三歲孩童雖知道,八十老翁卻行不得!」一語點破大文豪的高傲心態。 寺院罕見豎三世佛,多供奉橫三世佛,乃依方位畫分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橫三世佛 右側: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 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又名藥師琉璃光如來,為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徹以比喻國土清淨無染。法相所現為螺發形,左手持藥壺,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日光、月光二菩薩脅侍左右,並稱為藥師三尊。 左側: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大乘經記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成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 中間: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創始人,本姓喬達摩,名悉達多。釋迦是其種族名,意思是“能”;牟尼的意思是"仁,儒,忍,寂"。釋迦牟尼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既是釋迦族的聖人之意。被後世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等,漢地尊稱他為佛祖。 釋迦牟尼佛位中間,通常手結「說法印」或「禪定印」、「觸地印」,表說法、入禪定及降魔;右邊是藥師佛,手持摩尼珠;左邊是阿彌陀佛,掌中捧一蓮花,表示接引眾生。此三佛又合稱「三寶佛」。 其實十方三世有無量...

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我們應通過學習經典來了解觀世音菩薩,並學習其精神,這才是我們紀念菩薩誕辰的真正意義。今日18

圖片
恭迎3/18觀世音菩薩聖誕紀念日🎊 🔔悟道法師開示 https://pse.is/219w 農曆二月十九日 是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 我們應通過學習經典來了解觀世音菩薩,並學習其精神, 這才是我們紀念菩薩誕辰的真正意義。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ENhbwzZDm/

高僧大德 (bhadanta)

高僧大德 梵語bhadanta,巴利語同。 音譯婆壇陀。 於印度時, 為對佛菩薩或高僧之敬稱。 海賢老和尚 圓寂:一百一十二歲 淨空老法師/淨空老和尚 (1927年3月13日—2022年7月26日) 圓寂:2022年7月26日(95歲) 印光大師 (1862年1月11日—1940年12月2日 圓寂:1940年12月2日(78歲) 虛雲老和尚 (約1840到1873年8月26日—1959年10月13日) 圓寂:1959年10月13日 廣欽老和尚 (1892年—1986年) 圓寂:1986年2月13日(93歲) 宣化上人 (1918年4月26日—1995年6月7日) 圓寂:1995年6月7日(77歲) 弘一大師 釋弘一(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 圓寂:1942年10月13日(61歲) 妙蓮老和尚 (1922~2008.6.25) 圓寂:2008年6月25日(88歲) 夢參老和尚/夢參長老 (1915年7月13日—2017年11月27日) 圓寂:2017年11月27日(102歲)

憶念佛陀涅槃日:這是佛陀由出生到涅槃的八個階段⋯⋯ 釋迦牟尼佛 涅槃紀念日 農曆二月十五

圖片
釋迦牟尼佛 涅槃紀念日 農曆二月十五 (今日14) 2025_0314(五) 憶念佛陀涅槃日:這是佛陀由出生到涅槃的八個階段⋯⋯ 佛門網綜合報道 2020-03-06 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之日,又稱大惡日、佛滅日。 各國紀念佛陀涅槃的日期不一,大乘佛教國家(如日本及中國等)一般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佛陀涅槃日(今年合陽曆3月8日),屆時各寺院一般會舉行紀念法會。我們整理了這篇短文,以紀念此日。 佛陀本是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太子,名喬達摩‧悉達多,父親名為淨飯王,母親是摩訶摩耶夫人。 他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八十歲示現涅槃。 住世說法四十五年間,他往來各地為眾生說法,受佛法所感者不計其數。 佛陀由出生到涅槃的八個歷程,又稱為「八相」, 分別是降兜率、入胎、出胎、出家  、降魔、成道、說法和涅槃。 一、降兜率  佛陀在入胎之前原是住在兜率內院的菩薩,得知淨飯王以正法治理國家,摩訶摩耶夫人前500世曾為菩薩母,於是便降生人間,往那裏入胎。   二、入胎 菩薩乘著六牙大白象,下降北天竺迦毗羅衛國,從摩訶摩耶夫人的右脇入體。 夫人夢醒後,便覺有了身孕。 三、出胎    悉達多太子的生母在他出生後七日離世,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養成人。 太子自幼智力與藝能超群,十七歲那年迎娶耶輸陀羅公主,後來生下一子,名為羅睺羅。 羅睺羅後來成為佛教第一位沙彌。 四、出家 二十九歲那年,悉達多太子出遊期間,看到老、病、死數種現象,頓悟世間無常。 後來太子遇上一位沙門,聽他提到自己出家是為了脫離老、病、死之苦,因感生老病死之苦,決定捨棄世間榮華富貴,出家修道。 五、降魔 悉達多太子在六年苦行期間,每天只以一麻一麥為食,有天餓極不支倒地,獲一位善心的牧羊女給他熬製乳糜。 恢復體力後,他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靜坐, 發誓 「不成佛道,不起此座。」 波旬魔王曾派出魔女和魔兵,試圖阻止太子成道,但他不驚不怖不動。 六、成道 太子三十五歲那年在菩提樹下證悟, 發現原來人人皆可成佛: 「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七、說法 住世說法四十多年間,佛陀宣說了《般若經》、《阿含經》、《方等經》、《涅槃經》及《法華經》等多部經,開演八萬四千法門,到了八十歲仍孜孜不倦,與弟子一起四處弘法。 八、涅槃 佛陀臨入涅槃之際, 仍然接受了百餘歲的須...

吃素而長壽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虛雲老和尚、廣欽老和尚、雪公老恩師都是「人瑞」,而且活躍無比,世鮮能及。(centenarian)

虛雲老和尚、廣欽老和尚、都是「人瑞」,活躍無比,世鮮能及。 文:道證法師 吃素而長壽健康的人, 比比皆是, 像虛雲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 雪公老恩師 都是「人瑞」, 而且活躍無比,世鮮能及。 而說 吃肉患病短壽者 更多不可數; 且吃素本非為求長壽,而是不願為個己三寸舌頭的短暫享受,去加給眾生喪命的恐怖和錐心的痛苦——每一頭待宰的牛都流淚發抖; 每一隻被捕的小鳥都有在窩中苦苦盼它歸來的媽媽,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一隻歡呼著: 「太好了!我要去做紅燒雞了!」然後自己伸長脖子等砍頭拔毛的雞。 就如末學每一位病人掙扎在生死邊緣的苦痛,每一隻動物面臨死亡也都顫抖,假如我草菅人命,漠視病人的痛苦,病人一定不會原諒我; 同樣的,假如我們漠視其他生靈的痛苦,他們也不會原諒我們,你啃他一條腿,他也會設法讓你斷一條腿,就這樣冤冤相報,作怨親債主,永無了期,其間血肉模糊,痛苦無邊! 末學聽一位法師說了一件真實之事,有一天幾位大人抱了一個襁褓中嬰兒來拜見上廣下欽老和尚,嬰兒眉清目秀,面龐長得非常可愛,大家見了都歡喜逗她, 惟有老和尚臉一沈,向弟子說:「要來討債的!(指嬰兒)」 大家不懂, 老和尚便告訴來人說: 「你們做冷凍雞生意對不對,看看這嬰兒!」 嬰兒的父母流著眼淚承認,並打開包里孩子的衣被,赫然!可愛的臉蛋之下竟是畸形如雞的身體! 老和尚力勸來者改行, 他們說: 「已費了三千萬在設置冷凍器上,很難改……」 末學心想,由這生意所賺得的,末了可能不夠付這孩子的醫藥費,更無法彌補流失的眼淚,(因末學很多病人有此狀況)。 然而大多數人,寧可日後賠財受苦,又賠出一生幸福,而不願放下眼前小利,和口腹之欲, 老和尚明眼人,一瞥便已看透這因果,誠懇相勸,然而幾人能信受奉行? 世人多求佛佑, 卻不信受佛語, 不是很奇怪嗎?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4rm3jSni/ 人瑞 英文 centenarian 標籤: 養生之道, 素齋念佛, 

車禍現場突然現出一白衣女士,對傷者說:我從海外來,到處救苦!在《金剛菩提海》中,記載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今天分享給大家。(Pāṇḍaravāsinī)

圖片
🎐車禍現場突然現出一白衣女士,對傷者說:我從海外來,到處救苦! 在《金剛菩提海》中,記載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今天分享給大家。 嚴師傅,是潮州市北門那一有名的老司機,開著貨車跑廣汕公路,日子平淡卻也安穩。  那是一九八七年的農曆四月初七,傍晚時分,嚴師傅像往常一樣,開著貨車從廣汕公路疾馳而來。 夜色漸濃,到了九點多,車子駛入陸豐縣。 突然,對面一輛車疾駛而來,兩車相撞,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駕駛台的玻璃瞬間粉碎,車頭深深凹陷,嚴師傅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覺。  不知過了多久,嚴師傅隱約聽到有人在喊:「司機!司機!」他努力睜開眼,只見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站在車門踏板上。  她儀態端莊,波浪形的頭髮隨風輕輕飄動,身穿一套米色時裝,腳蹬白色半高跟鞋,正慈祥地凝視著他。  女士伸出一隻蘭花般的手指,輕輕問道:“你喉嚨乾不干?要不要喝點水?”  嚴師傅此時確實感到口渴難耐,便點了點頭。  女士隨即從身邊的背袋中掏出一個造型如花瓶般精緻的小瓶子,擰開蓋子,斟滿一蓋子水。 嚴師傅想要伸手來接,卻發現手被機座壓住了。  女士微笑著說:“我拿給你喝就好。”  第一杯水入口,嚴師傅只覺得清涼甘美,彷彿一股清泉滋潤了乾涸的心田。 他連喝了三杯,頓時覺得神智清醒,遍身舒暢。  他感激地看著女士,問道:“你是從哪裡來的?”  女士微微一笑,答道:“我是從海外來的,到處救苦救難。”  嚴師傅還想再問些什麼,但此時車外已經圍滿了人。  他身上流血不止,人們忙著把他抬出來。 有人大喊:「走開!走開!」女士閃到車旁,霎時便不見了蹤影。  嚴師傅被人扶到路邊坐下,他環顧四周,想要再見那位女士,感謝她的救命之恩,但女士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到了醫院,經過檢查,嚴師傅除了額角皮破需要縫三針,足盤及腿部幾處皮肉破裂之外,內臟和骨骼竟然都安然無恙。  當醫生脫下他的內衫準備照X光時,一個奇蹟出現了:他的手臂上竟然出現了由下向上直行的「G、普、T」三個字。  嚴師傅和家人驚訝不已,他們查閱漢英字典後發現,「G」是「觀音」(Guanyin)的頭個字母,「T」是「陀」字(tuo)的頭個字母。 連起來依照漢語讀法,就是「普陀觀音」。 這難道是巧合嗎? 嚴師傅素來未懂外文,這三個字又是何人所寫呢?  他們想起經中的一句偈言:「普陀落伽常入定,隨緣赴感靡不周,尋聲救苦度群迷,是故名為觀自在。」這難道正是觀音大士慈悲化身 救苦...

關聖帝君是伽藍菩薩 (Guan Sheng Di Jun - Sangharama Bodhisattva)

圖片
關聖帝君是伽藍菩薩 在佛教寺院裡總能看見隨侍在佛陀的2位護法, 一位是伽藍,一位是韋馱, 伽藍菩薩 即是民間道教的神祇關聖帝君, 然而伽藍菩薩的聖像其實就是關聖帝君的樣貌,唯一不同的差別,就是伽藍菩薩的背後有雲帶。 伽藍神 , 又稱為伽藍、伽藍菩薩、伽藍尊者,是佛寺的守護神,廣義泛指擁護佛教之護法善神。 關聖帝君是誰的護法? 在中國的古代時,隋朝的天台宗智者大師,在禪定中看見關聖帝君(關雲長),祂帶著很多的陰兵陰將在沙場上衝鋒陷陣, 智者請關聖帝君作為佛教的護法神將,因祂的威靈、祂的威風、祂的靈氣,足堪作為一個神聖的、很大的尊者。 (圖文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F7oYeNSh/ 關聖帝君是伽藍菩薩 英文 (Guan Sheng Di Jun - Sangharama Bodhisattva) 標籤: 關聖帝君, 伽藍菩薩, 護法神, 智者大師, 

東林寺方丈大安法師出家的心路歷程 (Da'an Dharma Master)

圖片
東林寺方丈大安法師出家的心路歷程 本人原來是不信佛的,而且對佛教也曾經有過誹謗的言論,寫論文、著作都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沒有現代意識的。也許是造的這些惡業,所以以後生了一場重病,在這場重病當中,我發現了人生最大的問題是生死問題。生死問題無法解決,一切都是空談。所以那場病之後,我出院就專門帶著怎麼了生脫死來接觸各種宗教,基督教也接觸過,伊斯蘭教也接觸過,道教也接觸過,好像都很難找到方法,最後一站是在佛教,尤其在淨土一法當中,終於找到了。這種找到還不是從理智上去找到,是我在寺院請到一盤佛號的磁帶,我就帶回家聽,這一聽,就像剛剛這位同修說的,掉眼淚。這種掉眼淚使我感覺到自己的奇妙,為什麼這種聲音還能⋯⋯? 我已經多年沒有掉過眼淚了,好多年了。所以就透過這個佛號來接觸淨土、淨土宗的書。這一看,原來淨土宗念佛往生一法就是直接解決生死問題。所以從這裡開始了學佛,念佛的一個因緣。  出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嘍,當你的緣份到了,自然就能出家。 本人也是業障很重。我剛學佛的第二年就想到要出家,那是91年,但這個障緣很多。在中國大陸對出家的看法都是很邊緣化的。首先來自我家父母的強烈反應,我的哥哥姐姐的強烈反應,他覺得簡直不可能去談這個問題的。我在家裡還算學歷比較高的,讀了個研究生還去出家,用南昌話來說,就是沒有作用了,是一個廢人了,所以我也就隨順這樣的就在社會上,(我原來在北京一所高校當老師),還是去當老師去了,結果就做居士做了十年,做了十年。到2001年的時候,本來我也就想,那時我在中國佛學院兼講淨土宗,那是我的業餘,其實我在高校有我的一個職業,那是我的飯碗,我是把佛學作為一個超功利的一種研究和修學,我沒有把研究佛學作為我的飯碗,所以我可以講費我都可以的生活。 2001年我出家的因緣還是得力於百萬佛號閉關。我從99年就開始,每年暑假進行百萬佛號閉關活動,到2000年也帶了一批人去做,2001年也是帶了一批北京的大學生研究生,在湖北的一個寺院,進行為期暑期的修學和講經活動。當時正在講《彌陀疏鈔》,我們一去就進行了一個百萬佛號閉關,念完了一百萬,然後再講了半個月的《彌陀疏鈔》,最後我們再進行了一個精進的百萬佛號閉關,那不是十天了,就是用七天來完成一百萬。七天來完成一百萬,一天要念十四萬多,睡眠時間不能超過四小時,超過四小時絕對念不下來,所以手上拿著鬧鐘,就在幹。 我的出家因緣哪,原來就有出家想...

佛陀是覺悟的聖人,而佛陀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人人本具佛性,只是我們起了一念『貪』,累世以來迷失了方向,與道理偏離得愈來愈遠。『貧』與『貪』二個字很相似,其實貪得無厭就是貧,貧又貪求無盡,就是《法華經》的貧窮子。(greed and poverty)

【699期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對治貪與貧 「佛陀是覺悟的聖人,而佛陀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人人本具佛性,只是我們起了一念『貪』,累世以來迷失了方向,與道理偏離得愈來愈遠。 『貧』與『貪』二個字很相似,其實貪得無厭就是貧,貧又貪求無盡,就是《法華經》的貧窮子。」 上人指出, 對治貪與貧的方法,就是提起愛心,用真誠的愛為需要的人付出。 在慈濟,大家共同發揮愛的能量,並且相互扶持,是很好的修行道場。 如何從「學」到「覺」? 要學習佛陀的覺悟智慧,一定要經過菩薩道,事情看得多、做得多,所見、所聞利益人間,而這條菩薩道的盡頭,就是覺悟,本具有的佛性就顯現出來了…… 👉完整開示內容:https://tcmonthly.tzuchiculture.org.tw/?p=68046 #慈濟 #證嚴上人 #靜思語 #衲履足跡 ▌撰文·釋德𠆩 ▌整理自《農十一月‧初一》上人開示 ─── |最新月刊資訊都在這| 🔸https://pse.is/4zxfeb |APP免費訂閱| 🔹 Hyread電子書|https://hyread.cc/3vynlz 🔹 琅琅悅讀|https://pse.is/57rbpr 🔹 Kobo電子書|https://pse.is/3lmmbz |紙本訂閱| 🔹僅酌收郵資165元,提供支付方式如下: 1.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2.信用卡線上刷卡|https://pse.is/4t557v ※如有任何索閱問題,歡迎致電02-28989000轉1165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vs2rGPpk/ 貪 (“to be greedy; greed”) and 貧 (“to be poor; poverty”). Do not be greedy or you will suffer loss 貪字得個貧

慧果居士(劉德華) 與師父妙蓮老和尚的絕問妙答

圖片
  靈巖叢書中劉德華居士與師父妙蓮老和尚絕問妙答,解除你一生的疑惑,閱後如飲甘露妙藥,清涼自在。 劉德華與妙蓮老和尚的精彩對話 - YouTube 2021年3月5日 https://youtu.be/C1MNbPJ4ihY   1、你知道脩大福報不一定要花錢嗎? 只要用你的善口說一句好話助人,看到人家做善事,發個隨喜心、讚歎心,令對方成就,都是脩大福報;乃至勸導別人發心種福田,自己也同樣得福報。 2、你知道貧窮可以賣掉嗎? 想賣貧窮就是要布施, 因為會窮就是前世慳貪不捨 。 布施就是在播種, 沒播種怎能有收穫? 布施功德以供養三寶為第一, 因三寶是世間最大的福田,能普利群生。 3、你想要消業障增福慧嗎? 代他人辦事受苦,就是消自己的業障, 好事予他人,就是增自己的福慧。 4、如何避免一家人生離死別? 佛法最有人情,要你們一家老少都念佛,將來同生西方永在一起,就不受生離死別之苦,永久在一處修行直到成佛道。 5、你會利用時間修行嗎? 你把看電視、上下班、坐車、走路的時間拿來念佛,把看閒書的時間拿來看佛經,這樣修行就夠了,誰說無閒時? 6、如何真正的孝順父母、慈悲兒女? 把兒女送到一個安樂處,讓他永遠脫離輪迴之苦,才是慈悲兒女。 陪伴父母好好念佛求生西方,得究竟安樂,才是真正孝順父母。世間凡夫怎麼知道這種孝道啊! 7、丈夫有外遇時要如何自處? 夫妻感情太甜蜜,往往妨礙學佛 ; 要是沒情感,如仇人相對,那個家根本不像家,正可體會人生苦,好好念佛求究竟離苦。 而且到處聽經聞法,丈夫也不會管,多安靜自由! 所以丈夫有了外遇,你就當對方的她,是你的'替死鬼'嘛! 8、你為兒孫做牛做馬值得嗎? 你以為他們孝順你就值得嗎? 靠不住吧! 說不定你為了他們而造惡業,將來還要受惡報,那太冤枉了! 還是好好念佛修行,以功德迴向他們,才真正利益自己又利益兒孫。 9、如何才能得富貴? 想富要隨力布施,今生富是前世修來,想保持富有,就要繼續布施。 想貴就要保持品格尊敬他人,你想貴卻把別人看得那樣賤,你心裡沒有貴的種子,怎能貴得起來?你尊敬人,人不就尊敬你了嗎? 10、如何使婆媳之間和睦相處? 媳婦要想:丈夫是婆婆辛苦培養大的,現在將兒子交給我,我應該感謝她才對;要將婆婆當成親生母親來孝敬。 做婆婆的也要想:人家也是辛苦...

我們是宿世有責任的,這一輩子就是注定要來講經的!(We have responsibilities in previous lives)

圖片
我從大二 老師沒來 就是我上台上課的。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 懺公那邊教授沒有來 就是我上去的。 我念南普陀佛學院的時候~才剛剛去, 廣化律師就說:慧律法師啊! 你乾脆起來當法師好了 反正也沒有人教得過你, 你每一科都是一百! 他說:我辦過佛學院這麼久的, 沒看過一個程度這麼好的, 每一科都是一百分,只有《金剛經》扣一分, 那達理法師就說~ 我說:師父 您為什麼要扣一分? 他說:這個是面子!哪一個佛學院學生這麼厲害! 每一科都是一百?扣一分, 師父:那我錯在哪裏? 他說:你沒有錯就錯在因為我是師父! 反正就是要扣我一分就對了 每一科都一百。 他們就說:喔 這個慧律法師這種根性實在是太利! 我們法師教不過你!後來我就….剛進去, 就自己上台 我講課的時候, 底下佛學院的同學還很認真聽呢! 所以 我們這個是宿世有責任的, 這一輩子就是 注定要來講經的… 我們善於表達 因為我們在建中, 就是辯論會的主辨人。 什麼叫做辯論會辯人? 就是可以把白馬講成黑馬的那種辯論會。 不過 現在學佛了 走正路了 不是強辯了。 所以 這個就是有宿世的因緣、善根, 也有這種根器 也把它當作 這就是我的責任! 世尊也沒有叫我這樣做 佛菩薩也沒有叫我這樣做, 是我自己願意這樣做的。 因為我擁有很好的出家的弟子來支持、 也有好的護法居士, 因緣全部具足都來護持師父 推廣這個正法, 我不做 愧對諸佛菩薩。 《楞嚴經第五套-十翻顯見》第14集 🙇慧律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62YHLjsY/ 我們是宿世有責任的 英文 (We have responsibilities in previous lives) 我們有前世的責任 標籤: 三寶, 僧寶, 高僧大德, 善知識, 慧律法師, 

標籤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連佛陀都做不到的四件事情?佛有三能三不能?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科學證實咒語祈禱確有治病功效

六度萬行故事 - 學佛感應

六度萬行 six paramitas

小故事大啟示

慧果居士(劉德華) 與師父妙蓮老和尚的絕問妙答

[轉載] 我讀《地藏經》超度奶奶的神奇經歷 - 念地藏經感應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猶若有人身中毒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