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安國寺肉身菩薩「瀛妙和尚」】這也是台灣第三尊被發現的肉身菩薩,静静地被人供奉在北投的「安國寺」裡,為肉身證道默默做著不可思議的見證。
瀛妙法師,俗名林水連,法號「悟心」,生於民國前21年,祖籍福建省金門縣。 林水連生於清寒之家,7歲時,便已經自願幫父母提著裝滿雜貨的竹籃,每天沿街叫賣,藉此貼補家用。 11歲時,為了賺取更多的錢,他一個人外出應徵臨時雇工的工作,每天賣力工作,幾年下來,獲得了老闆的信賴,漸漸倚為左右手。 由於自小失學,空暇之餘,林水連便自行自修苦讀,但當時的書籍取得不易,他所接觸的,大多是不要錢的佛學經典,因此對佛學禪理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到了民國18年,林水連終於從佛學禪裡中,頓悟了生、住、異、滅,四相遷流的道理,剎那間感到人生如夢,生、老、病、死不過是一眨眼的事情,何必苦守著這具臭皮囊呢? 於是,他決定捨棄有所成就的事業及家人,正式皈依於 台北「圓覺寺」 的 覺淨法師 ,入寺苦修佛法,進步驚人,竟於一年後接掌「圓覺寺」,顯見他對佛法有著相當的 慧根 。 民國27年, 瀛妙法師 決定自立門戶,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家產,並向日本勸業銀行借貸了兩千元,在北投的復興三路上,買下了「安國寺」現在的地產。 接著,他又花了2年的時間整地,以及籌募建廟的經費,終於蓋好了大殿,初步完成了安身弘法的道場,取名為「 慈善堂 」。 之後,陸陸續續蓋好東、西廂房及齋堂,最後終於在民國32年蓋好納放骨灰的「 靈光塔 」,整座寺廟的建造工程,總算順利完成,瀛妙法師至此開始潛心修佛,不再四出奔波。 民國34年,台灣光復, 瀛妙和尚 有感國家正值多難之秋,希望台灣能過著國安民樂的生活,遂將「 慈善堂 」改名為「 安國寺 」。專心一意研究佛法,在《 金剛經 》上的修為日漸圓融。 民國45年, 瀛妙法師 前往台北縣觀音山的「 凌雲禪寺 」,完成了三壇大戒,返回「安國寺」後,更加寡言持修、禮佛誦經。 民國62年4月5日清晨,瀛妙法師用完早餐,一個人静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間,和平常一樣盤膝 打坐入定 ,卻從此沒有甦醒過來。 隔天晚上,同樣在「安國寺」修行的瀛妙法師長女─明定法師, 忽然作了一個怪夢 , 夢見 瀛妙法師告誡她不得移動他的遺體,需趕緊訂製「轎棺」,並將他的遺體移入「轎棺」內,下葬在「靈光塔」旁。 明定法師 又驚又奇,便按照瀛妙法師在夢中的指示,畫下了「轎棺」的形式,派人下山訂製。 問題是,如此奇特的「轎棺」,根本沒有人能製作,弟子們遍尋了北投的棺材店,垂頭喪氣返回「安國寺」,明定法師心想夢裡的事畢竟不能當真,也就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