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生個「出家」的兒子,要有天大的福報 ! 】

【能生個「出家」的兒子,要有天大的福報 ! 】

以前黃檗祖師16歲出家,二十多年了,都沒有回家看母親,他母親因此眼睛都瞎掉了,後來就在路邊擺一個亭子,接待出家人,黃檗祖師二十多年後就回家了,看望了母親,卻不告訴母親,後來鄉人就說了那個師父是你的兒子啊,他母親馬上去追他,結果掉到水裡,死了,黃檗祖師就痛哭了,對天喊道,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諸佛妄言,要是不升天,佛菩薩是騙人啊,可是佛菩薩是從來不騙人的,是真實語的,眾人見到他母親升天了,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有功德讓自己的父母脫離塵垢。

佛門有句話,「#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父母親能離開痛哭,孩子的道業才算成就啊,要想想,能生個可以出家的孩子,尤其是要生個能真正大修行的人,那樣的父母,是要多大的福報,「#弘一大師」的父親,人稱為李善人,很喜歡布施,後來生了李叔同,就是弘一大師。

還有「#虛雲老和尚」,他父母一輩子很虔誠信佛,喜歡布施,人稱蕭善人,四十多歲沒有孩子,就去向觀音菩薩求,就生了一個兒子,就是虛雲老和尚,虛雲老和尚在三十多歲,就從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臺山,來報答父母的大恩,後來夢見他母親在很金碧輝煌的大殿上,突然跑過來了一條龍,虛雲老和尚就跟母親說,你快乘這條龍,到西方極樂世界吧!他母親就上去了。虛雲老和尚一輩子就夢過他母親這麽一次,這就是修行人的功德,能把父母度脫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何等的大福報。 

孩子是一個人的福報,能生出個有出息頂天立地受人尊敬的孩子,也是要有天大的福報啊!有福報,有德行,才有真正的大修行人肯來投胎做他的孩子,將來父母都以孩子為榮耀,那麽這個榮耀,來自自己培養的福報,所以現在很多人要求孩子,或者說已經懷孕了,一定要好好的做善事,為孩子,也為自己做善事,為孩子培養福報,也為自己培養福報,兩方福報都具足了,這一點很關鍵,所以懷孕時,千萬不能殺生,這一點很關鍵,父母對我們恩德很大,因為我們能做人,機會難得,而做人的機會是父母給的,所以這就是父母的恩德,師父的生母,生前很少人認識她啊,但是因為有了生了師父這個大修行人,單單這一點她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在《#地藏經》講到了,佛母摩耶夫人為什麽一往生就可以到天上去享受天福,因為生了「#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度了無數眾生,這就是摩耶夫人的功德啊!所以,當我們往生時,能有這麽多人助念,這麽多人送行,那時我們的福報就很大很大了,所以,好好的培養福報吧!也好好感召一個大修行的孩子,或者自己做個大修行的人,將來父母往生時,也有這麽多人助念,那麽西方就不再遙遠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341619469/posts/pfbid0JB4H6L74XLiKWsrBQcPaux2q7tSLCQQus72snEyMvbfC9wDxVPawzcAtdGTyrWWyl/?mibextid=Nif5oz

佛典中記載,2500多年前、佛陀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禪思,降伏了魔王派出的美女和魔軍,最終夜睹明星、悟道成佛;這段神話般的描述,其實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既然是事實,那麼佛陀悟道的那棵菩提樹,現今還在嗎?佛陀悟道的那一晚,究竟真實發生了什麼事?靈鷲山(梵語:Gṛdhrakūṭa)

佛典中記載,
2500多年前、
佛陀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禪思,

降伏了魔王派出的美女和魔軍,

最終夜睹明星、悟道成佛;

這段神話般的描述,
其實是真實發生過的事;

既然是事實,
那麼佛陀悟道
的那棵菩提樹,
現今還在嗎?

佛陀悟道的那一晚,
究竟真實發生了什麼事?

悟道了的佛陀,第一次在鹿野苑宣說佛法,

之後又在靈鷲山上,
宣說「經中之王」
的《法華經》,

讓後世的人們
在鹿野苑、
創造出最美的佛像,
紀念佛陀初轉法輪的史蹟;

靈鷲山也成了
大乘佛教徒心中、
最重要的聖地;

但在這神聖的靈山之下,卻隱藏著一個、印度社會的悲傷故事…

#大愛電視台
12/23(六)17:30
【尋蹤.成佛之道(三)三寶具足】
邀請您一起、去印度朝聖~

#印度佛陀足跡
#八大聖地
#印度朝聖
#回饋佛陀故鄉
#鹿野苑最美的佛像
#圓光藝文館
#西蓮淨苑

https://fb.watch/pdxNh3CwyV/

相關閱讀:

靈鷲山(梵語:Gṛdhrakūṭa),梵名中譯鷲峰山、耆闍崛山,又可簡稱為靈山、崛山,位於古印度王舍城西。

玄一影音TV142857
印度連續劇《佛陀》

【證嚴上人說故事】為什麼阿難與佛陀特別投緣?

【證嚴上人說故事】為什麼阿難與佛陀特別投緣?

佛教慈濟基金會馬來西亞分會
2015/04/14

佛陀這麼多弟子裡,為什麼阿難與佛陀特別投緣?佛陀所說的每一句話,阿難都能聞一知十,如此善解佛意,是何因緣?這是因為阿難與佛陀的「深緣」。

在過去無量劫前,有位比丘,嚴厲教導一位沙彌。沙彌每天要背誦很多經文,並且須打掃環境、勤作各種勞務,還要出門托缽。

沙彌最煩惱的,就是天天要托缽,為了托滿缽,必須花費很多時間一家家拜訪,可以背誦經文的時間就不多了。

有一天,沙彌又出門托缽,一面喃喃地背誦著經文;有位長者見沙彌小小年紀,每天從家門走過時,都非常認真的背經,看來卻是煩惱重重。

慈詢沙彌後,知道他煩惱的原因,於是便吩咐家人,每天供給他足量的食物,使他能專心於道業,無憂無慮地讀書、誦經。

從此長者虔誠地為沙彌護法,直到沙彌成為比丘,終能弘揚佛法、教化眾生。

「當時的沙彌就是我,這位長者就是阿難。」

佛陀告訴弟子們,過去無量劫來,自他開始修行,阿難就不斷地護持著他,生生世世緊緊跟隨,而他則給予阿難佛法的滋潤,所以阿難能體會其意,聞一知十,這因緣實是由來已久。

上人開示,因緣不可思議,緣是在長遠以前即不斷培養,學佛最重要就是結好緣,不論別人年齡大小,一樣都要恭敬、尊重。

能與人結好緣,將來不管是誰先成就,有這分好緣就能相互勉勵。

所以,千萬不可疏忽周圍的因緣。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2315034792/posts/pfbid0Crko8VZzDULfUkZkG9JjtVGjYEPo5AiWtpiLmeHnUxC1uUr8HzPLUDZYRZKXWWPYl/?mibextid=Nif5oz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也一無所有。 ——狄更斯《雙城記》- A Tale of Two Cities

這是最好的時代,
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
這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信仰的時期,
這是懷疑的時期;

這是光明的季節,
這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
這是失望之冬;

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

人們面前也一無所有。

——狄更斯《雙城記》
_____________

【💓2023寒冬送暖活動💓】

🌟每年此刻我們都會發起寒冬送暖活動,為清寒家庭募集白米與棉被,《佛說罪福報應經》云:「人而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事三寶中來;為人大富,財物無限,從佈施中來。」

🌟每個人都有一本生命存褶,紀錄著生生世世積累下來的能量,存摺的內容端看我們的業行增加或減少。

2023年我們希望可以募集30000台斤白米、500床棉被,邀請十方善信大德一起參與行善積德。

🌟參加連結🌟https://forms.gle/crfgfZrs5idcbFie7
🔸每斤白米40元(10台斤為一單位)
🔸每床棉被600元
🔸活動時間:112年10月28日~112年11月28日
🔸匯款期限:112年12月10日
🔸此活動每一筆功德金將開立收據,並可做為報稅使用
🔸我們所收到的善款,將會捐贈至有需要的單位、團體、個人

2022年我們協助了:
龍潭區龍祥護理之家、南區家扶中心、華山基金會、豐德教養院、聖心教養院、學甲天主教早療機構、大林教養院、敏道家園、新營-捐血站、萬安養護中心、汫水里關懷中心、下安里關懷中心、大莊里關懷中心、柳薈士林里關懷、水秀里-關懷中心、高雄私立仁愛之家
約十六個機構❤️
今年將再接再厲,持續把溫暖傳遞下去💞

#寒冬送暖 #分享 #佈施 #愛
藝術圖片來源:網路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Cx6XaJvKsx1hcquQQxF9WfRi87WrpLtQqjUk6q34NHsKVxfQR6h4CuYaoppQnHRel&id=100066565871761&mibextid=Nif5oz

《雙城記》英語:
A Tale of Two C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