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意思是到達這種不可思議,沒有法子想像的解脫境界,本來解脫是沒有境界的,有境界便不是解脫,那為何又說解脫境界呢?這個境界是個譬喻。根本是沒有一個境界,因到了解脫時,便什麼都沒有的。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罽賓國是唐朝一個國名。

三藏是經藏、律藏,和論藏。
  
「經」是所有的一切經典。

「律」是戒律,

「論」是論議。

法師可以說「以法為師」,以佛法為師父,也可以說「以法施人」,以佛法來布施於人,旨稱為法師,這位三藏法師是誰呢?

他就是「般若」。

「般若」是梵語,譯成智慧。

為何不宜譯成中文,而仍保留其梵音,因它是五不翻之一,尊重不翻,奉詔,謂是奉皇帝之命今而翻譯這部經典,由印度文譯成中文。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意思是到達這種不可思議,沒有法子想像的解脫境界,本來解脫是沒有境界的,有境界便不是解脫,

那為何又說解脫境界呢?

這個境界是個譬喻。根本是沒有一個境界,因到了解脫時,便什麼都沒有的。

普賢行願品,何謂「普」?

「道遍宇宙」曰「普」,

意謂他的道遍滿宇宙;

「德鄰極聖」曰「賢」,

意謂他的德性與聖人一樣。

行願品的「行」是修行的大行,

「願」是指他所發的願是最大的,

所以叫大行普賢菩薩。

佛教裡有四大菩薩:

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

地藏菩薩是願力第一,

觀音菩薩是慈悲第一,

普賢菩薩是行門第一。

佛說法時是先由弟子請法。

華嚴經是普賢菩薩為請法主,

妙法蓮華經是舍利弗尊者請法,

楞嚴經是阿難尊者請法的。

https://www.facebook.com/100080989924055/posts/pfbid02xbyk6LURZmWtXaKWCXgcKadpXTDMYKnut4R1xSzuKBgkUkQqR7s49uaPRf7sJ7BRl/

菩薩的標準是什麼?但為「利他」,不為自利。眾生做好事先要顧慮名譽,或是標榜一下,菩薩不會的。做任何事,從來沒考慮過“我該從中得到什麼”,經常幫助別人,一點沒有想到自己,這就是菩薩。

菩薩的標準是什麼?

但為「利他」,不為自利。

眾生做好事先要顧慮名譽,

或是標榜一下,菩薩不會的。

做任何事,從來沒考慮過

“我該從中得到什麼”,

經常幫助別人,
一點沒有想到自己,
這就是菩薩。

~夢參老和尚法語

《菩薩六度萬行》
▶️閱讀完整內容
http://bit.ly/buddha-six-paramitas

「布施」度慳貪(佈施波羅蜜) 

「持戒」度邪淫(持戒波羅蜜) 

「忍辱」度瞋恚(忍辱波羅蜜) 

「精進」度懈怠(精進波羅蜜) 

「襌定」度散亂(禪定波羅蜜) 

「智慧」度愚癡(智慧波羅蜜) 

玄一:決定一生的關鍵字(標籤)

#玄一學佛修行 #菩薩六度萬行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玄一 #學佛 #修行 #佛 #菩薩 #正能量 #人生 #哲學 #愛 #智慧 #經典 #語錄 #貼圖

https://www.facebook.com/242637349243258/posts/pfbid09bLB5YuUPu95Ly3KbHCg3RePWwDZ4HZnuTXB6X8w2oAt2Ww96zfenwXcejfgCW8Xl/

《無我之道》生活在娑婆世界,有色、受、想、行、識這烏雲般的「五取蘊」,這五取蘊就如同五個大蓋子似的,把靈性的光明給蓋住了。我們執著於苦,以為是真實有的,以為這苦的現象是存在的,忘記自己有一個沒有苦、不會生、不會死的自性。

#拜水陸找到自性的光

靈鷲山教育院院長了意法師在《擺渡─讓心與水陸相應》一書中提到:

除了虔心觀想,還有一個最珍貴的寶,叫做「自性」如意寶。

也就是我們能知、能覺的靈性,它會帶你去煩惱,也會帶你得到快樂解脫。

要善用這個知覺,它的本質是無形無相,是一種光明,所以只要清凈下來,你的心就會放光,

它並不是天使、上帝或佛菩薩所專有,每個菩薩大德內心都有一份真實存在的光,你們要把這個自性的光呈現,它就可以沒有時間、空間的障礙,讓大家能夠心開意解、能夠清淨光明,這就是學佛最大的寶貝。

#掀開五取蘊的大蓋障

可是,生活在娑婆世界,有色、受、想、行、識這烏雲般的「五取蘊」,這五取蘊就如同五個大蓋子似的,把靈性的光明給蓋住了。

我們執著於苦,以為是真實有的,以為這苦的現象是存在的,忘記自己有一個沒有苦、不會生、不會死的自性。

拜水陸,就是要請求諸佛菩薩,跟我們相應這種覺悟的 「光」。

要把這個蓋障放開來、鬆開來,輕輕安安、清清淨淨,沒有任何執著地供養,用自性光跟菩薩相應。

在可以聽得到、看得到、感覺得到的地方,都是佛菩薩。

從現在開始到生生世世,都要用自性光來供養。

#徹底認識五取蘊的真實面目是什麼?!

靈鷲山四期教育阿含期進階課程《無我之道》帶您一起探索真正的解答!

了解五取蘊為何變成生命的重擔,佛陀教導我們如何以「無我」的智慧來捨離重擔。

立馬掀開「五取蘊」的大蓋障 : 《無我之道》線上課程報名
https://reurl.cc/M0EOR3

#靈鷲山成佛藍圖四期教育更多課程請看

https://edu.ljm.org.tw/edm/2022ljmclass_allist_edm.html
https://www.facebook.com/396003157176612/posts/pfbid026q1McAaTEr3nR6su6HCgJAXBUhtikVy2gxr6n1e5RciAGBBx3Sdz2NWyX5hjvx3ul/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經》


「心是身主」

「身是心用」

「佛由心成」

「道由心學」

「德由心積」

「業由心鴦」

「業隨心轉」

「命由己造」

「相由心生」

「境隨心轉」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華嚴經》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37JXWc1sVkjj2pqvjinZZxjtM62CGV22278bq9miA1vE54fjmiwPNje5sbMJcNKWwl&id=100029649068584

【修十善業】是人天的善法,得人天福報。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貪,不瞋,不癡

「 修十善業 」
是人天的善法,得人天福報。

十善可分為身業的三條,
口業的四條和意業的三條,
它的內容實際上就是五戒,
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善沒有不飲酒,而五戒的前三戒即身業的三條。

口業的四個項目,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合起來即五戒的不妄語。

另外因為強調犯戒的內在動機,再加上意業的不貪,不瞋,不癡,一共十善業。

我們心裡要隨時隨地警戒,注意貪念、瞋心和愚癡心的生起。

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如果身業不防護,口業沒遮攔,意業沒有約束,雖然還是可以往生西方淨土,不過是帶業往生。

如果我們活著時沒有先消業,業太重,就算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也見不到佛,就是下品下生。

所以,為了不要再造更多的惡業,要修十善業。

人生苦短,要儘快修行,
無常迅速,輪迴路險。
南無阿彌陀佛🙏.

網路-圖/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Fh4NU87d5GotoP48Ui1Du8n2K4LRPh4eyADXtZdPrchh2WLb1Z2sVt2TP9YStEA2l&id=100029649068584

【信心如禾苗】什麼是我們心田裏信心禾苗的助緣呢?諸如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讀誦經典、禮佛懺悔等,這些都是令我們信心增長的方法。要成就佛道,唯有善護信心之苗,藉助外緣的滋潤培養,一天天增長乃至發願生行,最後得到累累豐碩的菩提大果。

信心如禾苗

有一次,佛陀行化到恆河附近,向岸邊的人講説佛法,可是那些人似乎不能完全信受佛陀所說的道理,還存有懷疑。 

正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從恆河的另一岸浮游過來,他上岸以後,佛陀向他招手並且問道:

「你從水中走了過來,請問!此河深有多少?」

那個人回答說:「我聽那邊岸上的人告訴我,河深只到肚臍,所以我敢從水中遊行到這邊來。」

實際上,這條恆河之深差不多一、二個人的高度。 

 佛陀回頭很慈祥的向那些人說道:「你們看到了嗎?

這個人聽到彼岸的人告訢他,河水只及肚臍,他相信了,於是安然的游到這邊岸上來。

你們若相信了佛法的慈航,必定也能從生死的此岸渡過苦海,到達究竟安樂的彼岸

信心是一切事成就的根本力量,有了信心,就能產生一股勇往直前的動力。  

何况佛法精深廣大,

沒有信心,很難能夠得其門而入,

所以龍樹菩薩說,

「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

信心愈堅固,道心自然隨着堅固。

信心好比一棵禾苗,播種在我們的心田。

禾苗需要水份、日光、肥料等等的助緣,才能長大,生出稻穗;

信心也必須有外力的助緣,才能日益增長。  

什麼是我們心田裏信心禾苗的助緣呢?

諸如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讀誦經典、禮佛懺悔等,這些都是令我們信心增長的方法。

要成就佛道,唯有善護信心之苗,藉助外緣的滋潤培養,一天天增長乃至發願生行,最後得到累累豐碩的菩提大果。

阿彌陀佛🙏
分享: 譬喻  性瀅法師  著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5263901434/posts/pfbid024mkRarQZTYdvSMDbqn7RwxcnGRFb7qHcxuGMJ2rzRLhNrFBNuaNU6AokFc6ofbJTl/

什麼叫具足?一條都不能犯,一條都不能少。這就是你該怎麼個做人的,你是比丘就得要盡到比丘的這樣的一個本分,你是在家優婆塞就要盡在家優婆塞的本分,優婆夷也盡優婆夷的本分。本分是什麼?就是戒。

戒是無上菩提本

所以《華嚴經》上講,「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

什麼叫具足?一條都不能犯,一條都不能少。這就是你該怎麼個做人的,你是比丘就得要盡到比丘的這樣的一個本分,你是在家優婆塞就要盡在家優婆塞的本分,優婆夷也盡優婆夷的本分。本分是什麼?就是戒。

所以我們師父就在最近講《科註》二百九十集裡面有談到,他說不僅出家人要持戒要學戒,在家人也要學戒,各學各的戒,你持什麼戒就得學什麼戒。

不是說我去受了個戒,完成了形式,戒本就束之高閣,再也不去研究了,這就是犯罪了。

在家也有菩薩戒,有的受六重二十八輕戒,比較簡單,在家菩薩。

有的受《梵網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戒,這個就更殊勝,跟出家的這戒是同樣的,在家人一樣能受。

不僅在家人受,戒本上講,一切有心者皆當受佛戒,你只要有心,你只要是個有情眾生,你是天也好,龍也好,鬼也好,畜生也好,地獄道眾生,都可以受《梵網菩薩戒》,都能夠作菩薩,發菩提心作菩薩。

我們出家了也要受這個,做菩薩比丘,這叫具足持淨戒。

我原來就有一個不太正確的知見,到了精舍之後自己就反省懺悔。

什麼知見?
我原來就想到,因為我看蕅益大師講南宋以後中國沒有比丘了,去受戒也得不到比丘戒體。

所以我就知道我自己沒有得比丘戒體,我就不能叫比丘,甚至不是個沙彌。

沙彌也是需要至少兩位比丘給你傳,一個比丘都沒有你哪裡能夠得沙彌戒?

所以弘一大師自稱出家多分優婆塞,他還不是滿分,多分。

因為五戒,優婆塞就是五戒,優婆夷也是五戒,這五戒可以滿分受,也可以多分受,也可以少分受,甚至一條受也可以。

你就專受個不殺生戒也可以,其他四條先不受,可以,受一條做一條。

所以弘一大師說自己是多分,我自己覺得我只是少分,那我就少分出家優婆塞,我就以這個身分來念佛求生淨土、弘法利生就行了,我這麼個想法。

這種想法其實不是謙虛,人家弘一大師說自己是多分出家優婆塞是謙虛的說法,人家你看那比丘戒持得多好,人家真在學習。

我自己以此為借口不學了,反正我不是比丘我就不學比丘戒了,就沒碰比丘戒本。

你看這就是不同了,人家弘一大師那是真在學、真在持而自己謙虛說自己沒做到,所以退而說自己是出家優婆塞,我們這個不一樣。

所以到了正覺精舍才發現自己這個觀念錯了,然後讀了菩薩戒本才知道菩薩要持三聚淨戒,三聚這個聚是指類,三類淨戒。哪三類?

第一律儀戒,第二攝善法戒,第三饒益有情戒,這叫三聚淨戒。都要持得清淨,這才是菩薩,這叫護持如來淨戒,護持如來正法,菩薩事業。

比丘戒就是律儀戒,那我們不學那不是菩薩,說老實話就是違反菩薩戒的,犯戒了,沒有尊重如來戒法,沒有護法護戒的心,這是沒有菩提心,甚至菩薩戒也沒有學。

你看那戒本上講得很清楚,如果不誦菩薩戒,不誦十重戒,十重戒都不去誦的話,這種人不是菩薩,不是如來弟子。

我覺得自己就是這麼一個人,所以去到那裡真的是慚愧,也向比丘僧懺悔自己觀念錯誤,這屬於邪見。

也可能在以前講課的時候,有意無意把這個意思講出來也誤導過不少的人,在這裡我就向大家懺悔。

如果你們之前聽到我曾經有講過類似的這種對於戒法不重視的這些話語,你把它捨掉,要重視戒法,這是菩薩發心,這是發菩提心。

所以雖然我們去受了戒沒有得戒體,但是不代表我們不學,要去認認真真的學,這叫攝律儀戒,這是菩薩戒要求的。

所以弘一大師講,雖然我們沒得戒體,但是我們必須得要去受,受了比丘戒,你就能夠讀比丘戒本,否則你不能讀比丘戒本。

白衣、沙彌都不可以去看比丘戒本的,為什麼?

怕你犯盜法這個重罪。

因為戒是一個非常神聖的,比丘戒是很神聖,你不能以輕慢的心隨便的去碰,要非常隆重的。

就你發願去學,發願去受持,你去受戒之後,你才有資格去學。

而且你學了之後,如果你沒有受比丘戒就學了,你看了比丘戒,然後對照比丘僧,這個行為發現某人犯戒了,你起毀謗輕慢的心,這也是造罪業。

所以佛遮止你犯罪,慈悲,不讓你看比丘戒。

所以我們要學比丘戒那必須得受比丘戒,受了之後雖然沒得戒體,但是要學。

所以弘一大師你看他出家,出家之後一個月就受大戒了,受了大戒之後他就學了,人家是真學。

你看他的誓言,說盡捨身命,誓要護持《四分律》在神州發揚光大。

《四分律》是五部律裡面其中一部,中國道宣律祖開創,在中國可以說所有出家人都是學這個《四分律》。

但是這《四分律》裡面,律祖你看南山三大部,他是融合了各部律在裡頭,它不是光有《四分律》,《四分律》沒有講到的,它各部律都有,是很完備的一個戒法體系。

這都是菩薩再來做的這個事情,後人就把他學好,把他持續弘揚下去就夠了,不需要再增加新的。

所以弘一大師就是給我們做近代的一個持戒念佛的好榜樣,他把南山三大部都作了科判,還作了一個《行事鈔資持記》的一個叫《扶桑集釋》。

就有點像我們師父上人現在《科註》作那個名詞術語的解釋一樣,他也把南山三大部裡面這些難字難詞,或者是一些術語註了解釋,等於像字典一樣,方便我們查閱。

另外還作了《比丘戒相表記》,把比丘戒本全部做成表解的形式,方便我們去學習,這個貢獻是很大。

這是真正的菩薩,
人家是真在持律儀戒。

還要持善法戒,凡是善法都要修,只要有緣就要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業,饒益有情戒,這是菩薩的本分。

你說你受了戒你不學戒,這沒有盡菩薩本分,就不叫菩薩了,我去到精舍我才發現真的自己錯了。

從現在開始認真學戒,這是盡本分,受了菩薩戒就當菩薩了。

原來毀犯佛戒甚至邪見誤人,現在要真懺悔,用什麼懺悔?

用自己的行動。

像天親菩薩過去執著小乘,毀謗大乘,造了五百部論來毀謗大乘。

後來知道自己錯了,懺悔了,把以前的論全部燒掉,又作了五百部論,讚歎大乘。

他本來要想把自己的舌頭都割掉了,他兄長告訴他不用割舌頭,你就造五百部論讚歎大乘就行了,這個功德更大,將功贖罪。

定弘現在學了戒法就知道自己罪過,輕毀戒法、不學戒法、毀犯戒法,那現在發心就是嚴持戒律,將來有緣我們弘揚戒律。

師父上人未盡的志願,譬如說建立叢林,真正傳統的叢林,建立僧團。

我們要發心,在師父的這個基礎上去推動,希望佛法將來能夠復興,戒法復興了佛法就能復興,這是佛講的。

自己要成就也是要從戒開始,戒為無上菩提本,這是菩提的根本。

往生也是要持戒念佛,而且你能嚴持淨戒,將來往生可以得上品,這是真正修諸功德。

你看《無量壽經》上講的很清楚,我們有這個緣,上輩者行作沙門,捨家棄欲,行作沙門,修諸功德。

什麼是功德?
戒定慧是功德。

既然遇到這個緣了不可以放過,放過了那叫自暴自棄。

而且還是古德所謂忝辱沙門,忝辱就是侮辱,侮辱佛門,侮辱沙門的形象,那不僅是你自己個人的問題了,那是貽誤無量眾生,那結的業就重。

所以我的這個錯誤的看法現在澄清了,大家也就知道了,不管你現在說有沒有得比丘戒,這個先就此不談。

即使不得不要緊,要學,這是辦比丘事,這是維護佛法形象。

包括在家優婆塞、優婆夷要學,你受了菩薩戒的要學。

受菩薩戒,《梵網菩薩戒》的註解很多,法藏大師就是華嚴三祖,還有智者大師有個《義疏》,蓮池大師有個《發隱》,蕅益大師有個《合註》,還有近代的這些李圓淨居士都有註解,會性長老這是最近的。

所以跟我們師父同輩的這些法師,他們都有註解,包括我們師父上人曾經也講過菩薩戒,「梵網菩薩心地品」。

這些參考資料很多,要去學,將來有機會我也希望跟大家匯報,跟大家分享學習心得。

菩薩戒本裡講,如果國有災難,或是自己多煩惱、多業障或者多疾病,或者眾生有苦難、水火刀兵劫等等,你能夠講菩薩戒,講大乘經,就能夠幫助這個地方消災免難。

所以師父上人每天講《無量壽經》,那就是幫助我們消災免難。所以定弘也是發了這個願,希望將來將功贖罪,過去輕毀戒法,現在發心認真學,將來也希望能夠有弘揚的因緣,當然自己先要做到。

你自己真正做到,然後你還有可能真正得比丘戒的。

(文摘恭録「戒律很重要?!」檔名:57-110-0001)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09254469218630&id=100004022393812

持戒,定弘法師,戒律很重要

【懺悔如除垢】為什麼我們需要懺悔?懺悔可以除去我們心裏的罪惡塵垢。衣服髒了,用肥皂和水就可以洗乾淨,任何東西髒了也是一樣。但是,當我們心中有了污濁的時候,並不是用物質可以去除的,唯有依靠懺悔的法門才能得到清淨。

懺悔如除垢

懺是梵語懺摩的簡略,

含有表陳發露已犯過錯的意思,

悔是改過去修未來,

所以懺悔是梵華雙舉,各取一音。

為什麼我們需要懺悔?

懺悔可以除去我們心裏的罪惡塵垢。

衣服髒了,用肥皂和水就可以洗乾淨,任何東西髒了也是一樣。

但是,當我們心中有了污濁的時候,並不是用物質可以去除的,唯有依靠懺悔的法門才能得到清淨。  

在佛門內,不論授受什麼戒法,在正授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懺摩,其原因在於使求受戒法的人,能夠以清淨無垢的心來接受崇高戒法,心地不淨朗就好比一隻骯髒的碗,縱使盛了許多美味的菜餚,也是人見生畏不敢吃它;

我們的心地沒有清淨,任何崇高的善法,都不能根生柢固的在心田裏長出善苗。

宋朝的曇宗大師,常常為當朝的宋武帝行菩薩悔法,有一次武帝問師:「朕有何罪而為懺悔?」

曇宗大師以虞舜與湯武等賢明帝王歸咎自身的例子,說明我們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過錯,但是,現在過去是相通的,懺悔不一定完全為了目前的錯,也為過去與未來,懺悔不一定為自己,同時也為一切的眾生而懺悔。

佛法萬千法門,我們無論修學那一法門,都當以無垢的心田去接受,因此,懺悔是必要修行的。  

經上說到滅苦之要莫過懺悔,懺悔的方法,先要潔其心、淨其意、端其形、整其貌、恭其身、肅其容;

總之是要求我們在身、口、意三業的清淨,在懺悔功德之下,增長善根,淨潔自心。

阿彌陀佛🙏
分享: 譬喻   性瀅法師  著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5263901434/posts/pfbid03UW5ghbe1G979CjE8n38Qb4CCjuH8KEEJMqYn7bdKQKc3nbRY6iqW13FG4Kt2ms4l/

你有善,左右身邊就有護法善神。你受了三歸五戒,每一戒有五個護法善神,你破一戒,五個沒有了,五戒都破了,二十五個護法善神就都沒有了,所以要持戒,持清淨戒。每一戒都有五個護法善神,只要你一破戒,就沒有了。你也不可見相,要是破了戒,你感覺得懊惱,感覺得不舒服,那就是善神離開了,惡神就要來了。

護法善神離開了是什麼感受?

恭錄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講記》

夢參法師

我們經常說護法善神,
護法善神有好多呢?

那也是不可思議的數字。

你有善,左右身邊就有護法善神。

你受了三歸五戒,
每一戒有五個護法善神,

你破一戒,五個沒有了,五戒都破了,二十五個護法善神就都沒有了,所以要持戒,持清淨戒。

每一戒都有五個護法善神,只要你一破戒,就沒有了。

你也不可見相,要是破了戒,你感覺得懊惱,感覺得不舒服,那就是善神離開了,惡神就要來了。

在佛經、戒經裡面講,佛在印度那時候聽許比丘吃肉,但是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葷是不能吃的。

因為吃了以後,晚上睡覺時那個鬼王、惡神就到你這邊來吃你,不是吃你的人,而是由你口裡出氣,他就吸那個氣,他就飽了,跟他相投的。

所以佛不聽許比丘,乃至於他的弟子吃五葷,那個才叫五葷。我們往往把吃肉叫五葷,不是,這叫腥。

腥不叫葷,蔥蒜才叫葷。

(淨空老法師)老人家晚年說「人生學的再多,終究還是要念佛,什麼都是假的只有念佛是真的,什麼都帶不走只有念佛成佛」!


人生如戲,戲演完了;就得換地方再演!

看到手機裡的照片,過去幾年的回憶浮現在腦海中不免感概萬千!

人....再好!再壞!時間到都得離去,只是離去前我們做了什麼?

看了這三張照片都躺在同一張按摩床上,卻是不同心情,也相當震憾!老人家常說「沒有生死」!

雖然境界上我無法體會,但看他在在生與往生躺著是一樣的放下與柔和,讓我敬配不已也震憾我心!

一位萬緣放下的大修行者,不管生與死;整個身體都貼的很沉、很穩又柔和!

老人家以前在調理保健時;我們會扶他躺下我們放手後是什麼姿勢,到保健結束就是什麼姿勢,甚至晚上睡覺也是如此,那種身心安定到了極處的磁場,讓人在旁感受到一生難忘。
我初次幫老人調理是在英國漢學院,我把腿整個抬起來要做經絡精油按摩,當一抬起腳;我很驚訝!

當下悟出了原來這個感覺就是放下、這就是無分別心、無防備心、我感受到了什麼是心柔則身軟的境界。

老人家對初次見面的人也完全沒有戒心,完全相信我把整個身體交給我,那種完全沒有一點點反抗的輕柔感是我二十年來沒遇過的,皮膚像嬰兒般細緻柔軟有彈性,臉上幾乎沒老人斑,不像九十多歲的老人,身體躺在床上貼實到好像是有東西壓平的感覺,完全貼的實實的,這種感覺讓我體會到老人家的心是老老實實,看破放下才會有這種完全把身體放開貼沉於床的外相,所謂「相由心生」。
人生如戲終究要過去,只是過去演苦戲還是極樂戲但看我們自己的心地;一切為心造!老人家初次見面對我的開示「機會來了要好好把握」!

這幾年總體會不出老人的玄機秘意,直到現在圓寂看到這幾張照片才悟出不是說人世間的名聞利養機會,而是「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生渡此身」。
過去;總是在調理後笑笑的跟我說「謝謝、很輕鬆,你很辛苦」!

下床後身輕如燕的說「我去淨房」,九十多歲的老人還能忍住等我調完才上淨房也是很不容易啊!因為;

老人處處都為別人著想,總是說「我方便別人就不方便」這些功夫我們聽是聽了,總得花上幾十年來學習都未必能學會。

(淨空老法師)老人家晚年說「人生學的再多,終究還是要念佛,什麼都是假的只有念佛是真的,什麼都帶不走只有念佛成佛」!

人生如戲,戲唱完了,主角配角都得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即使來世遇到了也認不出彼此。現在彼此歡歡喜喜,過沒多久又惡言相向,甚至結上怨仇。老人家過去總告戒我們世間什麼都是假的!真的一口氣不來全沒了,有什麼好爭的呢?
老人圓寂當天我在旁念佛送老人家回快樂到極處的世界,內心為他開心!因為老人總是在我祈請長久住世時,他總是回答我~現在就想走了,說的口氣與表情很有信心。忽然替我們擔心!因為;老人不在;世間又少了一股超大的正能量。世間共惡業的負能量很大,能留下大修行者下來平衡負能量的話,相信災難會少一些,這個是我親眼看見的,由於文字過長無法細說,有緣再述。

總之!遇上這位不平凡的老人後發現.....人生絕不是我們現在所想的這樣的.....大家去聽老人家講經的光碟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了!
謝謝老人的示現......!

感恩跪拜頂禮老人家上淨下空老和尚的示現教化!

世間一切都是假的,唯有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才是真的!

文章來自普現師父

https://m.facebook.com/groups/573095143613536/permalink/1110030496586662/

你可以用做夢的體驗,看你是不是心裡頭還有佛法僧三寶,只要你有一念,念出來,夢馬上就醒了,大家有沒有試驗過?或者念大悲咒也是的,隨便你念什麼,夢就醒了。可惜當你焦急的時候,就把佛法全忘了。那時候該念地藏菩薩!可是就是念不成。那時候沒有念,醒的時候才想起來。

【念地藏菩薩就是念你自己】

■夢參老和尚

地藏菩薩在地獄現的身很多,連那些有情受罪的身,祂也示現。這個時候去示現,給那些受苦難的人說法,他會聽受的。在監獄裡頭,還是有顯靈說法的。

我們在這裡是講地藏菩薩,念觀世音菩薩也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你的至心。念觀音菩薩可以,念地藏菩薩也如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普賢菩薩,隨便念哪尊菩薩,只要哪時能念都可以,好多人到了那個時候就是不能念,特別在我們臨命終的時候,隨便你念哪一尊菩薩,哪尊佛的名號,乃至於念大乘經典的一句偈誦。

《感應錄》裡頭有這麼一段記載:有一個人到了地獄門口,他只念了半句: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地獄就沒有了,他也得救了。

很多人臨命終時,墮地獄的時候,或者墮餓鬼、墮畜生道,很可惜佛法全忘了!

你可以用做夢的體驗,看你是不是心裡頭還有佛法僧三寶,只要你有一念,念出來,夢馬上就醒了,大家有沒有試驗過?

或者念大悲咒也是的,隨便你念什麼,夢就醒了。可惜當你焦急的時候,就把佛法全忘了。那時候該念地藏菩薩!可是就是念不成。那時候沒有念,醒的時候才想起來。

你平日不用功,
到時候怎麼行呢?

所以說,地藏菩薩要度眾生的時候,會隨祂所應的聞法,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也現獄卒身,也現閻王爺身,甚至於現那些受罪的眾生,下油鍋上刀山。或者示現的時候,祂會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也會念地藏菩薩,或者地藏菩薩會拜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還要拜地藏菩薩?

我說個故事。

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兩個人到了大廟,蘇東坡看著觀世音菩薩像手中拿了一串念珠。

他就問佛印禪師:「觀世音菩薩這尊佛像有串念珠,作什麼用呀?祂要念什麼?」

佛印禪師說:「祂怎麼不要念?」

蘇東坡問:「祂念誰呀?」

「祂念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還要念觀世音菩薩?」

佛印禪師說。「是啊!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又問:「那拜不拜佛?」

他說:「拜啊!」

「拜誰?」

佛印禪師說:「拜觀世音菩薩。」

大家想一想這是什麼意思?蘇東坡於是開悟了,有沒有大開悟?

悟一點,求人不如求己。

所以我一再跟大家講,你念地藏菩薩,就是念你自己。你的心就是地藏心,地藏心就是你的心。你忘了自己,沒有把自己擺進去,只念地藏菩薩,加持力相當的小。

地藏菩薩的般若智能照你,你的般若智能就跟地藏菩薩的般若智能結合在一起,你的自性,就叫自性地藏。

念念從心起,念念還歸心。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

不過,當你自己不靈的時候,還是要求別人。求人的時候就想到是求自己。求自己的時候,就是求人。

這要多想多觀,要有相當的功力,才會產生相當的作用。

你經常這樣想,念地藏菩薩就是念自己,念自己也就是念地藏菩薩。那麼你會做更好的夢,那種夢非常殊勝。

什麼夢呢?
夢醒了,所有的夢都醒了。現在我們都在夢中,我在這兒說夢話,你就在這兒夢裡聽,我們大家都在夢中。等到我也不說夢話,你也不去聽夢,大家都成就好了。祝大家吉祥!早日成就!

這是前面所說的地藏菩薩四十二種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就示現何身而說法;

這裡只舉其中的一大類,每一類之中還有無量身。

像是示現地獄的諸有情,地獄太多了。

我們念《地藏經》,地獄那麼多,祂能夠示現各種的身形。

僅僅說到地藏菩薩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讚歎地藏菩薩的功德,是讓我們大家心嚮往之,希求菩薩的加持。前面我講了,這也是求你自己的心力加持。

但是,必須對境,心是對境方生,對地藏菩薩這個境,就緣念地藏菩薩,你的心就轉變成地藏菩薩。

效果如何?
據我個人所了解的,心誠則靈。

~摘錄自夢參長老講述之《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70875264/posts/pfbid034Vuawru1JG9Fi4AWw9uiKskU7S6Lx84jm1k1R3gMgwVjzF1mVbi2wBNwiPaTbziXl/

【供僧的功德不可思議】

【供僧的功德不可思議】

釋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靜坐時,看見一對七世都是貧窮,名叫"須達的夫婦"。他們這一世更貧窮,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每天在垃圾堆裡尋找果皮或其他腐爛的食物,以維持生命。
       
 "須達夫婦"有一天在垃圾堆裡,意外地撿到一塊牛頭旃檀。牛頭旃檀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香木,它所燃燒的香氣在十五里外仍然清香可聞,世間上任何的香氣都無法跟它媲美。

夫婦倆撿到這塊珍貴的寶貝,非常的高興,就用牛頭旃檀,換來了三碗白米飯,因為他們這一生當中還不曾吃過米飯。
 
時近中午,夫婦倆就決定把第一碗米下鍋,一嚐米飯的滋味。就在這個時候,佛對《舍利弗》說:"須達夫婦"已貧窮了七世,現在因緣成熟了,要《舍利弗》去度化他們,改變他們貧窮的命運。於是《舍利弗》就到"須達"家化緣去了。
       
"須達夫婦"見到舍利弗尊者來化緣,非常的興奮,夫婦倆也自知過去未曾修福德,所以今日才落得如此窮困不堪,今天佛的大弟子來化緣,正是供養種福德的大好機會,千萬不可錯失,就將第一碗米煮成的飯恭敬地供養《舍利弗尊者》。

供養了舍利弗後,夫婦倆又將第二碗米下鍋,二人正準備要食用時,佛又叫《迦葉尊者》前去化緣。夫婦倆見是佛的首座弟子來化緣,又很恭敬地將第二碗米飯供養了《迦葉尊者》。

"須達夫婦"供養了兩位尊者後,心裡既歡喜又舒坦地將第三碗米下鍋,準備好好享受生平第一次的美味佳餚。飯剛煮熟,佛陀已出現在"須達"家,夫婦倆見佛親自來化緣,這種曠劫難逢ˊ的機會,即使要挨餓一整天也值得,於是真誠恭敬地將第三碗米飯供養了佛陀。

佛見"須達夫婦"一片真誠,看著"須達夫婦"說:“一切罪滅盡,百寶從地生。”剎時須達所住的茅棚充滿了金銀財寶。
   
此時,"須達夫婦"也心開意解,得了淨法眼藏。夫婦倆看了看滿屋子的金銀財寶:心想:縱是華廈千間,夜眠還是八尺,如果失眠的話,恐怕連八尺都無法受用呢!唯有修行才是究竟。於是央求佛陀收他們為弟子。

佛就為他們說四諦法門,須達夫婦因而悟道、證果。供養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

《三界慈愛唯有父母,三世福田不過眾僧!!》

摘錄自“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經”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366dJwvffUxidKLraQ6cwYdGxGXWw8T4cG6ufMyQ5FuzxQLa8WtndFsFBKfUUgw9Ql&id=100016567620716

【超度法會究竟度的是誰?很多人都搞錯了!】超度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超越煩惱,度盡煩惱,度盡無明。」所有的經典就是要「度活人的貪、嗔、痴,把活人的煩惱度到清涼地」

超度法會究竟度的是誰?很多人都搞錯了!

   對於把祖先集中起來,寫牌位送到某個地方去超度,站在慎終追遠、站在儒家孝敬的角度,也不算是壞事。

我們中國人講求孝道,這個算是有點孝心,也不方便說是不對,或者說是批評,這樣說不過去。

   而佛教的根本精神不在這個地方,法會的超度,重點在度活人。十方三世一切佛所講的經典,是為活人講的。

超度的意思是什麼?
就是「超越煩惱,度盡煩惱,度盡無明。」所有的經典就是要「度活人的貪、嗔、痴,把活人的煩惱度到清涼地」;

把活人的吝嗇度到懂得布施;把活人的嗔恨心度到慈悲;把活人散亂的心度到禪定;把活人的愚癡度到有智慧的地方……

 什麼叫做眾生?
「集眾多的煩惱而生」叫做眾生。度眾生,度眾生,是度你心靈上的眾生,度煩惱的心變成清涼的心;

度犯戒的心變成持戒清淨的心;度愚癡的心變成智慧的心……是度你內心裡面的眾生,不是度那些死亡的人。

   不過,現在很多的法會都有寫上亡靈的名字,在座諸位,佛教要讓人家說:世間出世間法都受用。

因此,佛教的法會度活人是真的,度死人、度亡靈是附加價值(附帶的佛教的一種威德力),佛教的重點是度活人,可是佛教的威德力是無限的,包括亡靈、亡者我們也讓他受用,所以人家對佛教就越來越有信心。

   但是,如果我們搞錯方向了,百分之九十九都放在度亡靈,而我們內在裡面百分之九十九的煩惱都沒有度,每天都往這個地方跑,這叫捨本逐末,根本(解脫)沒有抓到。

   佛法的設立是為了活人的解脫、自在;為了轉煩惱成菩提;為了轉凡成聖。佛法不是每天為死人而忙碌,是為活人現在的解脫打算;為未來的法身慧命打算。

對於亡者,我們盡心盡力的給他迴向,可是,針對我們現在活著的人,佛教才能產生意義。

   如果釋迦牟尼佛的佛法是為死人而設立的,那麼,釋迦牟尼佛講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就失去意義了。

釋迦牟尼佛講給五比丘聽,請問:五比丘是活人還是死人?

是活人;

請問:佛在世的時候,講給一千兩百五十個阿羅漢聽,這一千兩百五十個阿羅漢是活人還是死人?

是活人;

請問:佛陀為在家居士設八關齋戒,這八關齋戒是為活人設的還是為死人設的?

是為活人設的。

所以,佛法是為活人而設的,度眾生,是度你內在裡面集煩惱而生的那個眾生,不是每天在度亡靈。

亡靈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死者為大,死者為先。

我們對亡靈也是要尊敬,也是要給他做功德迴向,但是,不能忘了你現在這顆心是煩惱、是無明;是分別、是執著,重要的是度這顆心,重點在這裡。

佛教如果沒有抓到重點,就會取其枝末變成我們的重點,叫做本末倒置,顛倒了。

( - THE END - 佛教网文轉載)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16cNgj3VwHQWDhG1AUGYf8WPyfqTqgtR8pHPMmbgjPeEc4R7wwKCnAJ8fFQqNBcl&id=100003918298080

標籤:
超度,超度的理論與事實,玄一自性自度,自傘自度,度自己第一要緊,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

留言:

《人生酬業》因果必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有(施)必有(報),有(感)必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感恩分享「隨喜功德」。南無阿彌陀佛「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一切眾生阿彌陀佛(玄一)合十 🙏

【身教重於言教】淨空老和尚一生講經說法、弘揚淨土法門不遺餘力,他老人家晚年每天念佛,拜佛一萬拜,比我們年輕人更加精進用功數十百倍都不止,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老和尚在法會現場儘管身體行動已經不便,需有兩位法師攙扶方能起身,但仍堅持禮佛數拜

尊敬的師父上人 淨空老和尚 _
拜佛禮佛,不辭辛勞,為了眾生,
請大家珍惜法緣,多多念佛 !阿彌陀佛 !

留言:

淨空老和尚一生講經說法、弘揚淨土法門不遺餘力,他老人家晚年每天念佛,拜佛一萬拜,比我們年輕人更加精進用功數十百倍都不止,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老和尚在法會現場儘管身體行動已經不便,需有兩位法師攙扶方能起身,但仍堅持禮佛數拜,

真的是跟他老人家為大眾開示的「身教重於言教」,令我們弟子敬佩萬分呀!

老和尚身教示現告訴我們修行一定要身體力行,身、口、意三業清淨,道理誰都能言,但如果只是聽經聞法,講佛法辨才無礙,能言善教,卻沒有真正依教奉行,不守戒律,不努力用功修行,那即便佛學通達五礙、佛法說的頭頭是道,也等於是沒有修行。佛法貴在實踐,把所學到的道理完全落實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之中,處世待人接物真誠恭敬,進退得宜,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3319387622/posts/pfbid02SBndWmMcozeL135QQsezJN967oCPTotqe3d4t4
katxsNAMPaPM2GvWoXQQZoyiNWl/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
淨空法師,淨空老法師,淨空老和尚

《我愛學佛》謹以此文獻給愛學佛的您!


【謹以此文獻給愛學佛的您!】

2017-03-26

我愛學佛,
學佛讓我明白了很多書本上没有的道理,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我將銘記在心。

我愛學佛,
學佛給了我很大的心靈力量,
讓我在遇到困難時,
知道如何去迎難而上,
而不是怯懦逃避。

我愛學佛,
學佛讓我擁有了慈悲的心胸,
包容一切,
平等的對待一切眾生。

我愛學佛,
學佛讓我了解了這個世界是多麼的奇妙,
世界外面的宇宙是什麼樣子。

我愛學佛,
學佛讓我知道了人生從哪里來,
死後又將去向何方。

我愛學佛,
學佛讓我擁有了無畏的力量,
心無挂礙,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我愛學佛,
學佛讓我知道了在大地上行走是多麼的神奇,
我所擁有的一切本身就是奇跡。

我愛學佛,
學佛讓我相信禱告的力量,
可以帶來心靈上巨大的安慰和愛撫。

我愛學佛,
學佛讓我認識了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佛菩薩,
他們是那樣的善良,
那樣的無私和慈悲。

我愛學佛,
學佛讓我開始了自信的人生,
無私的心靈,
讓我的每一句話語,
每一個脚步都更加踏實穩重。

我愛學佛,
學佛讓我知道了“心淨則國土淨”,
保持寧靜淡定的心態,
當下就在極樂世界!


迴向偈:
頂禮盡虛空一切諸佛菩薩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1751370013980/permalink/791712347684543/

【眾所周知李嘉誠是個虔誠佛教徒】


李嘉誠15億建佛寺,月中(4月15日)開放,內部防彈設備曝光!

眾所周知李嘉誠是個虔誠佛教徒,他花了15億建的慈山寺月中(4月15日)就要開放了。

位處大埔洞梓的慈山寺環山面海,佔地50萬平方呎,裡面的76米高觀音像,為全球第二高戶外觀音像,僅次于海南三亞的海上觀音。


李嘉誠十幾年前用7000多萬向政府買下這幅地皮,耗了10年才把這仿唐風的佛寺建成。據說用料十分講究,木材採用非洲進口的紫檀木,大雄寶殿三尊佛像的蓮花狀寶蓋鍍24K金,屋頂則採用日本燒造銀瓦,傳統外貌結合現代化設備。


整個佛寺環境清雅,確實奢華得低調。然而寺中最有話題的卻不是這些講究的進口紫檀木大理石,而是安裝了防彈玻璃和鋼板的僧侶宿舍,還曾被指是李嘉誠的私人禪修室。







最近慈山寺負責人說了,高度設防的房間不是為李嘉誠專設,任何有需要的人士都可使用,例如來訪的大長老、僧王等。

寺內有3幢宿舍,約有70個床位。其中一幢的二樓有5個房間安裝了防彈玻璃,部分牆身內也嵌有防彈鋼板,其中一間大房的廁所門也用了鋼板。房間面積最大的200多平方呎,最小120平方呎,裝修清簡,有電視機和電話。保安設施還包括閉路電視、電網等,據說5間房的防彈設施花了400萬元。

寺內還有斯里蘭卡總統送贈佛陀悟道處的菩提聖樹折枝。6成是綠化面積,吸引62種鳥類棲息,寺方還特別為遊人設計了「賞鳥地圖」。

李嘉誠在介紹慈山寺建築的書籍中寫道,作為企業家置身人生風雨中,「面對全球的逆變與生機,在職守與公義之間,對佛法所言之苦與無常,漸有深刻體會。」

對於香港坊間對他的各種黑,他說:「多年來,對於八方世界,我心存感恩,毀譽之頃,但求啟悟智慧,貫開慈懷,力求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業。」

他相信佛法能引導眾生走上慈善與智慧之路,「憑著求道的志向,在若悟真悟之間,遂發願捐建佛寺,開拓一方學習與修持的凈土,舒緩身心,醞釀思智。

慈山寺4月15日正式開放,為免影響附近居民和區內交通,公眾須預約前往,每天限400至500人;佛誕、觀音誕、新年等特別節日則為開放日,將派發門票,預計每日可接待約6000人。

這裡的一切主要為修行的法師服務,不像其它寺廟設有齋堂,也不招呼旅行團。公眾可在這裡參加法會、茶禪、抄經、禪修等,各類佛教講座及課程可報名免費參加。

慈山寺還提倡環保,禁止燒香,改用供水的方式代替上香,水回收後用來灌溉花木,負責人說要推動寺廟環保文化。

為了吸引年輕人了解佛教,法師還想出了用「朱古力禪 」來代替傳統「茶禪」的方法,透過安靜品嘗巧克力蛋糕,內觀自己。

開放時間:

●4月15日正式開放,周一至周日上午9點半至下午5點

●即日起可網上預約,網站www.tszshan.org或致電21238666

●18歲或以上人士可以個人身份預約,每次可預約6個名額

●非牟利組織可以團體名義預約,每團20-60人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1751370013980/permalink/791708217684956/

2018_0419

夢參老和尚說「夢」。「夢」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夢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夢,人生都在夢中,感你這一段接近圓滿了恢復知覺了夢醒了,醒了再做第二個夢。但是夢是假的?是真的呢?對我來說好像是真的。

夢參老和尚說「夢」

緣起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講講,講講我的歷史,說什麼呢?說「夢」啊!

「夢」。「夢」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夢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夢,人生都在夢中,感你這一段接近圓滿了恢復知覺了夢醒了,醒了再做第二個夢。但是夢是假的?是真的呢?對我來說好像是真的。

所以經典告訴就我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等你明白了時候,夢知道是假的。但是在你沒明白之前,沒成佛之前,你一天所做的,再依著佛經佛教導我們都在夢中,我們認為是夢嗎?當每個人做夢的時候,沒醒之前你也不知道是做夢啊!在夢中有恐怖,有歡喜,說夢是假的,那麼有人作夢勞動一夜,你說是假的嗎?在夢中勞動,勞動醒了,他所做的夢,所做的事兒啊都是真的。

夢究竟是假的是真的呢?全部是假的,沒有真的。只有佛成了佛了,你所做的夢全醒了,因為現在以佛來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在夢裡頭啊!在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人道、天道、阿修羅道,六道眾生宛然都有,等到你成佛之後,什麼都沒有了。

第一個夢:做夢出家(一九三一年)

我小時候做夢。做夢出家,我以前也不知道佛法,也沒看見過和尚,一九三一年,那時候在北京,九一八事變我們從瀋陽退到北京,我在東北講武堂把我們合併,講武堂合併到黃埔軍校第八期,黃埔軍校一至六期是在廣東,七期轉到南京,一至六期的黃埔軍校一年一期,那要轉到南京來,三年一期。

那時候我面臨兩條道,一個是跟著講武堂的同學到南京報到,從北京到南京,進入黃埔軍校。

在正式要從北京到南京的時候,我做一個夢,夢見我掉到大海里面去了,有一個老太太用小舢舨把我救上,劃到海邊上告訴我,說你剩下這條路走,看見那個像宮殿似的房子,就是你終身的歸宿,意思就是不讓我去到南京報到。

我醒了,就跟我那個住房的老者,煤炭廠的經理,我跟他說昨天的這夢,哎你做這夢是真的呀!我們這上房山兜率寺離這五六十里,他說你去看一看,是不是跟你夢中相合?

《第一次穿著軍服出家求度被拒》

我就把它當真,管它真的假的看一看去,我們是騎兵,我那時候在軍隊,十六歲就當個小官,親戚關係啊,那麼就騎著馬帶一個勤務兵就到了山上去,那個山上就是上房山兜率寺的下院,山底下的廟,到那廟裡頭去呀!廟裡只有一個老和尚,修林老和尚,我就說明我的來意,我說我做個夢啊,夢見一個老太太讓我跟您出家,他說我們這兒不收徒弟的,這個廟不收徒弟的,只收常住。常住是十方來的人都可以在這兒住,不是私人的小廟,不收。

《人家不收,我就回去了。》

第二次換穿著便服出家 北京海淀藥王廟落髮

我想可能是因為我穿著軍服的緣故,我就換了便裝,我也沒騎馬,僱小毛驢、騎個小毛驢去,那時候再去,非出家不可,去了就不走,那他沒辦法了。他說這個廟不行,我帶你回北京,我們有自己小廟,收徒弟的廟,就把我帶到北京海淀藥王廟,海淀離北京城西直門八華里,現在海淀變了北京市中心,科學園地了,這是個變化啊。

我在那兒出家之後,出了家就趕上北京拈花寺傳戒,我就到拈花寺去受戒。

《第二個夢:夢見遍融老和尚 指引朝九華山》

這是第二個夢,夢到什麼呢?夢到廟裡頭一位老和尚告訴我,叫我去朝九華山。九華山在哪裡?不知道!別的人告訴我說,九華山在安徽省青揚縣!

我醒了,給我引禮師說這個夢,引禮師說:「夢見的老和尚記得不?」

「我現在還記得!」

他說:「我領你去看!」領我到祖堂裡頭,那祖師一個一個畫的像,就是這個廟的過去的老和尚,一代一代的。

他說:「你看哪一個老和尚像你做夢的?」

我說:「這一個老和尚就像!」

他說:「這個老和尚地藏王菩薩化身,就是遍融老和尚!」大家看明代蓮池大師到北京參學的遍融老和尚。

他說:「你跟他有因緣,你去吧!」

我受戒畢了業就到九華山,但是這個過程很長,講起來很麻煩,那就時間很長了。

《北京車站巧遇王敬九旅長 護持前往南京朝九華山》

我那時剛受戒!又沒得錢,又要持銀錢戒,又過午不食,凡是戒律所說的,我都要照著做。但是做不到,我到北京火車站裡沒有錢哪!沒錢不能買火車票,你怎麼上火車呀!走著走,走走方向都不知道從那裡走啊,得坐火車到南京啊!沒辦法。

在這之前,我師父帶我到北京出家,又把我帶回上房山,因為他是臨時送我到北京,他廟上還有職務,擔任下院的知客師啊!所以我受完戒,他又帶我到上房山去。去了上房山之後,我就當了個小知客,我師父是大知客。

那時候北方戰亂之後有軍隊來,有一個八十七師的一個旅長,後來他升師長了,他叫王敬九。在上房山認識他,有一面之緣,當我在北京車站上沒辦法上九華山的時候,他的軍隊剛從喜峰口撤下來,回南京。

他看見我,他說:「小和尚!你在這兒做什麼?」

我說:「我想上九華山沒有票,沒帶錢。」

他說:「跟我去吧!馬上就走,火車就要開了,是軍車!」

我就跟著他上了火車

在車上我只是吃他們的饅頭,他們吃的都是葷的呀!喝點開水吃饅頭,到了南京了,他跟我講,「和尚啊!沒錢不行啊!你坐船要票,這個船多數都是怡和公司的,沒有票他把你丟到長江裡去了,得有錢!」

他給我三十個大洋,那個時候三十個大洋很多,還派他的副官,把我送到青揚縣九華山。

到了九華山 適逢地藏王菩薩肉身塔開塔

那一年我很幸運,一到了九華山哪!地藏王菩薩開塔,肉身塔呀!地藏王菩薩是肉身哪,為什麼要開塔呢?他頭髮在長,指甲蓋兒在長,六十年剪一次,那必須得有齋主、有施主,把這塔拆了,拆了把他那手指甲蓋兒剪了,把那剪刀鐵器拿出來再換新的。就這麼一拆一剪,把塔拆完了剪完了,再把塔修上,要很多錢,那是上海的大亨, 黃金龍、杜月笙、王曉籟聯合去修塔,朝拜地藏王菩薩。

我看見人很多呀!我們當個小和尚當然擠不進去了,但是看到肉身地藏王菩薩剪下來的頭髮、手指甲蓋很長,剪完了就把塔修成。

《第三個夢:到福建鼓山湧泉寺》

我在安徽九華山又做一個夢,叫我到鼓山湧泉寺。我連鼓山湧泉寺在哪都不知道!哪一省也不知道!

那個挨著我住的老和尚就跟我講,他說:「我就是從鼓山來的!」

他又說:「我帶了鼓山的招生簡章!」

我說:「什麼招生簡章?」

他說:「收小和尚,可以到那裡的佛學院,到佛學院念書。」

他就把簡章轉給我,我一看,就去了。

上海財團派人把我送到十六鋪留雲寺

去了,但是下了山我還是沒錢哪!在長江邊上轉,因為之前王敬九給我的三十大洋,我轉給他的副官了,我說:「你走!把這錢帶走!和尚不許拿錢!」

我還是沒錢,下山的時候,上海的那些財團他們看見我了,當時我在九華山表現很怪,人家結緣什麼東西我都不收,他們都把我當成很怪的小和尚,看見我都認識我,就讓我搭他們的船到了上海。

那時候上海沒有這麼大,但是也不小,他們就派人把我送到十六鋪留雲寺,現在這間廟沒有了、已經拆了。到了留雲寺,正遇到有幾位也要上鼓山,我就跟他們一同到了鼓山。

到了鼓山學堂 當慈舟老法師侍者

到了鼓山學堂,院長是慈舟老法師,我就跟他說我想入學,慈老法師讓我寫個自傳,寫完了自傳,他說:「你讀過書沒有?」我說:「沒讀好多,小學還沒畢業!」他說:「你連佛教的小學資格都沒有,我們這是華嚴學苑,是佛學的大學,最高程度了,我不能收你,我收了你,你也會很苦惱。」

我就是賴著不走,我說:「到哪兒去呀!我是做夢叫我到這兒來的,你不收我到哪兒去?」老法師想了半天,看我笑一笑,他說:「好啦!你給我當侍者吧!給我洗洗衣服打打飯!」這樣就留下來了。

我說大家可能不相信,我當了七十多年和尚快八十年了,沒有上過一天殿,也沒有過過堂,敲引罄、木魚,我一律不會,到現在還是不會。這七、八十年和尚是怎麼當的呀!這也是很奇怪。不過我的幾個老師也全不會。

我不走,就在老法師跟前給他打打飯,老法師是不過堂的,從廚房打回來的飯,當然是對待法師另外有的待遇,不是跟大眾一樣吃的,那我就給老法師打飯,跟老法師一塊吃飯,幫些個忙,上殿過堂沒有我的事,我只是當侍者,伺候老法師。

但是同學當中有福建的,廣東的,那還有湖北的,我從來沒有到過南方,南方話一句也聽不懂,他們互相談的很熱鬧,我跟同學沒辦法交流,語言不通。慈老法師講經的時候,講的是湖北話,我也聽不懂,《華嚴經》二十多個字一個逗點兒,讓我念我也不會念,字我不認得;至於講經的內容,我完全聽不懂,這樣住了七、八個月非常苦,整天就是打飯,洗洗幹啥,那時候自己的文化又淺,看經也看不懂,很苦。

向慈舟老法師告假 想跟虛雲老和尚參禪

做了七、八個月的侍者,我就想跟老法師告假,想到念佛堂去念佛!或到禪堂跟虛雲老和尚參禪!因為他們說的話聽不懂,我晚上經常往虛雲老和尚那兒跑,虛雲老和尚那時候做方丈,我跟他的小侍者,我們說的攏,自己的年紀也不大,那時候虛雲老和尚很關懷我,就這樣跟虛雲老和尚結了關係。虛雲老和尚叫我參禪,跟他學學怎麼參。

住了七、八個月太苦了,乾脆去住禪堂,就跟慈老法師告假。

我說:「我要住禪堂!」

慈老法師說:「你住禪堂也不相應,到念佛堂還差不多!」

他又說:「你早就該走了,在這兒你住不下去的。」

《第四個夢:求開智慧的方法 學普賢行願品》

到了這天晚上我又做一個夢,告訴我:「不能離開這兒,這就是你終生的事業!」

「那怎麼辦?我什麼也聽不懂!」

「你跟慈老法師說,叫他告訴你方法,開智慧,開智慧你就懂了。」

第二天我就又跟慈老法師說:「昨天又做個夢不讓我走了!」

慈老法師知道我是做夢出家之後……,這一切都是命,就是夢。

大家注意,我這是講夢啊,可不是講故事,就是做夢,我的夢都非常的靈。

第二天我跟慈老法師說:「老法師,昨天我做個夢,叫我不要走。說我將來就靠這個,這是我的生命,說您能給我智慧。」

慈老法師就笑一笑。

「如果我能給你智慧,那我就不用講課了,這些學生我都給他們智慧,都成就了。我還沒有修到這樣的程度。」

完了,我說:「夢裡頭告訴我,您能告訴我方法。」

他說:「方法,我告訴你,那我得慢慢教你!」

慈老法師就教我念〈普賢行願品〉,我的智慧都是從〈普賢行願品〉來的。

我就念〈普賢行願品〉,但是我不認得呀!慈老法師就一句一句教,大概是一個星期吧!我才會念〈普賢行願品〉。完了還讓我供養,我說:「我什麼都沒有,拿什麼供養?」

那個供養,世間財物是不行的啦!得用身體供養,身體怎麼供養?燃身、燃背、燃指,北方受戒是不燒疤的,於是就用我的身背燃燈供養,燃燈一次大概兩個多鐘頭,這樣做了大概有二、三個月,那就好了,自然而然的、不曉得怎麼的,慈老法師講《華嚴經》我都聽的懂了。

那時候的學生,老法師講大座,下午每個學生都要覆講,我看別人都覆講,沒有我,因為我還不是學生。

我跟老法師說:「現在我也想講講!」

他就看著我,「你想講講?」

我說:「那個籤筒裡沒有我的名字!」

他說:「你不是學生啊,當然沒有你的名字啦!你想講,下午你就講吧!」

上午講大座下午覆小座,下午我就講了,講完了老法師也沒評判我,也沒說好也沒說壞,只是允許我當學生。

我在那鼓山佛學院只能算半節的學生,不是五年,我只讀二、三年,以前還不算是學生。

《二十歲代座開講彌陀經 開始當了法師》

這一當學生了,自己的心非常開闊,就生大歡喜心,大概是二十歲那年吧!到了過年的時候,慈老法師到福州法海寺,就是現在福州法海路法海寺,現在的佛學會,那個時候只是一間廟。請慈舟老法師講《彌陀經》,慈老法師把我帶去,他說《佛說阿彌陀經》,就講個題,讓我在那兒代講《彌陀經》,從此我就當了法師,這是我當法師的開始。

以後回到鼓山,有時候慈老法師身體不好不能講課,由我代講《華嚴經》,以前的同學對我沒有好感,但是自從我講《彌陀經》之後對我就產生好感了。這是我的一夢因緣,在這個地方的做夢因緣。從出家到鼓山學院,為什麼去鼓山?都是做夢的緣故。

跟著倓虛老法師建設青島湛山寺 學習世間法

但是這個時候,我對世間相什麼都不懂,不知道怎麼樣把佛學融入世間。

這期間最大的收益是,福州的鼓山湧泉寺停辦了,虛雲老和尚到廣東去,福建鼓山湧泉寺不辦佛學院了。圓瑛老法師請慈舟法師在法海寺就是我們講《彌陀經》的寺廟,辦佛學大學;這個時候倓虛老法師,要去創辦青島湛山寺,我有一個師伯在他身邊,他就問我願意不願意到青島,跟著倓虛老法師建設青島湛山寺,那時候剛好我們畢業沒地方去,我就去了,也經過上海,來回都經過上海。

到了上海遇見一個老法師,跟諦閑老法師是同學,在上海覺園開辦一個法寶館。他跟倓虛老法師很好,倓虛老法師到陜西,幫他請了磧沙藏經。我們到上海住到他那裡,跟我很有緣,他叫我住在法寶館跟他弘法,我說:「我還沒學成,我到青島看看!」這才到青島。

到了青島啊!我什麼都學,那裡有在家老師講四書五經、講儒教、也講朱子百家,我還學了書法,反正世間法都學。

湛山寺給我什麼個職務呢?給預科講課。但是市區、市政府開會,倓虛老法師都派我去開宗教會呀!跟回教跟道教打交道的,我都去,那個時候山東道教很盛,我在湛山寺就等於是對外事務的代表,大都是我代表老法師去。

我在這五年哪鍛煉的很多,也是佛菩薩加持,無論學什麼書、看什麼一遍就會,我現在之所以得利就是那時候,現在講課幹什麼的,引證世間法都靠那個時候。

每當我一個舉動要幹什麼,都在夢中有啟示

因此這個夢的因緣哪,這個中間夢很多,不是重要的,不是關鍵的夢,不講它,每當我一個舉動要幹什麼,都在夢中有啟示。所以我對夢啊,我把看成了對我很有啟發。夢,有時是好夢,壞夢我還沒做過什麼,害怕的夢啊!恐怖的夢啊!一個也沒做過,就做這些夢。

我這是講夢啊!每個道友都會做夢,你對你的夢研究一下,怎麼研究呢?為什麼會做這個夢,以前連沒有影子也沒看過,突然做這個夢,這就不是現生,而是前生的影現。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781776060/posts/pfbid02h4ZjgqP1bxdbrry3CMxTYKWU14CBHiJxmSqGh3iGkxaYw6HramTQ6qazF4vfH1sl/

㊙️玄一成語暗藏玄機
真真假假假亦真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