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華藏淨宗學會的老同修,韓西友老居士,山東人,今年一百歲,這是去年今天的照片九十九歲,目前耳聰目明,自己還能坐公車來道場參加共修。


台北華藏淨宗學會的老同修,韓西友老居士,山東人,今年一百歲,這是去年今天的照片九十九歲,目前耳聰目明,自己還能坐公車來道場參加共修。

悟道提供🙏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53272921904945/permalink/1058222111410021/

玄一學佛修行2022_0224

玄一:「難信之法」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
「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一切眾生阿彌陀佛」
(玄一)合十

貼文 複製連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646475295481628&id=100003576109033

「蓮友」留言:


黃義村:
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句佛號念到底,南無阿彌陀佛🙏

玄一:
阿彌陀佛不思議
信願持名就是善男子
善根福德因緣具足
十念必生極樂國

玄一:送你三句話…

南無阿彌陀佛自然五福臨門

一心念佛就是菩薩六度萬行

一切眾生阿彌陀佛玄一合十

19


夢參老和尚法語:

為什麼要皈依?
假使不皈依三寶,跟三寶接不上氣,便得不到三寶的功德。所以,必須得皈依。

我們要想脫離苦海,解脫一切眾苦,只有諸佛才能夠解脫我們的痛苦。

因為佛現在不住世了,我們皈依佛之後,就皈依佛所說的法。

《華嚴經》告訴我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必須得有僧寶傳法,所以要皈依僧。

https://www.facebook.com/100050868939967/posts/507557714283189/

修道能聽聞《地藏經》是需要福報的,不能讀誦,這是因緣不具足,沒有聚緣啊。再說讀誦出現各種現象,這是好事,不要怕,要繼續念,為什麼?當你念《地藏經》的時候,你過去的六親眷屬他來聽經。

修道能聽聞《地藏經》是需要福報的

夢參老和尚

告訴大家,修道能聽聞《地藏經》是需要福報的,不能讀誦,這是因緣不具足,沒有聚緣啊。再說讀誦出現各種現象,這是好事,不要怕,要繼續念,為什麼?當你念《地藏經》的時候,你過去的六親眷屬他來聽經。

如果你六親眷屬是福報大的,或者天人,或者大力鬼神,他來求加持求念經,你就會感覺到發熱。或者有一些你的怨親債主找你算帳,因為你念《地藏經》了,他也來求你加持,你就會感覺到發冷,念念經害怕,有恐怖感。出現這類現象,證明你念經念的得力、如法了,念經念得有點感覺了。

當然,如果你念經的時候,心裡打妄想,起心動念都不在經上頭,胡思亂想,那也能招來鬼神;跟你因緣最近的,比如離世的親眷,就會來警告你,這個時候,你就應當收收心了,觀想一下地獄眾生的苦難,你的心也就定了,千萬別感覺到渾身發冷發熱不舒服,乾脆就丟下不念了。

如果在你修行當中,不論念哪部經,愈念心裡頭愈喜歡,那就證明你得到佛菩薩加持了。念念都是煩惱,不想念,心裡很不舒服,一會兒腿不好了,一會兒東西掉地上打碎了,出現很多毛病,這是善根力量不具足的表現,一定要堅持念下去。

大家一定要記住,念《地藏經》有很多護法來護持你,你身上感覺發汗發熱,本來天氣很冷,你會出汗,這類現象你不要管它,愈感覺不愉快,你愈要念下去,你消災。但是護法神來、大力鬼神來,他也加持你,你感覺非常的愉快。還有如果你受了五戒的,受了清凈的戒,爾後又能持五戒,那效果又不同的。

夢參老和尚講一個故事,有一位居士跟他講,說他的同事開輛豐田小車,結果一部大砂石車把他給撞了,但是他沒什麼感覺,撞了一下子,一點傷害沒有。但是大砂石車讓豐田小轎車撞壞了,司機受傷了,住到醫院裡頭去了。

居士問老和尚:為什麼有這樣現象?老和尚說:這第一個是個人的業,你的朋友信佛不?居士說:非常信,就是信地藏菩薩。老和尚說:那可能有護法保護他。頭天沒事,當天撞了他一點事沒有,第二天他才反應到,他這個朋友非常的害怕。人家說過去車子撞的情況,他嚇到了,害怕,後來也沒事。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有時候出車禍,你能安然無恙,一是菩薩加持你,二是也在提醒你,你誦經如法,對地藏菩薩深信不疑,主命鬼王、堅牢地神就會善護念你,你還活著,就要感菩薩的恩。

https://www.facebook.com/100050868939967/posts/506955064343454/


夜夢菩薩 | 地藏菩薩靈感新輯

夜夢菩薩 | 地藏菩薩靈感新輯

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情,看完黃彩玉的“協尋失蹤兒童的地藏菩薩”一文,甚為感動,願以自身親沐佛恩的真實經驗與處於弱勢的婦女相勉相持。

《地藏菩薩本願經》又名孝經,我初誦此經,是在父親往生時。因我遠嫁阿拉伯,在父親重病時,未能親侍床前;當父親過世,夫婿竟不讓我回去奔喪。

面對長途電話那頭母親的殷殷呼喚,我只有淚流滿面。唯一能做的,只有祈求阿國觀寺裏的三尊大佛,我泣求父靈安息,早生極樂世界,發願日後當以父親的名義多行善事……跪拜不知過了多久,四肢酸麻,直到天光披照佛顏。

師父教我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我茹素日誦一遍回向父親。準備頭七祭拜的前一晚,忽然夜夢地藏王菩薩親領父親端坐面前,四籟昏暗沉靜卻無比祥和。

此畫面一閃即逝,遽而又現,如此顯現三遍,如電視現像,醒來歷歷在目。我心感動,未嘗想過夜夢菩薩!更令我寬慰的是,父親端坐佛側,祥和定靜。我於是發願當天誦滿三遍《地藏經》。

早上抵達佛教會告知某相熟居士夜夢菩薩和父親之事,皆為我高興。下午我再入佛教會時,正詫異怎麼會比早上法會時更熱鬧、更多人呢?某居士一臉帶笑走來說:“我們佛教會建立十多年以來,第一次阿國的電視臺要來拍攝,

臨時通知,現大家正總動員,希望更多人來壯佛教會的聲勢呢?你真是孝行感天啊!”夫婿聞知亦不禁讚歎,最後,他竟代我回去奔喪,讓憂慮的母親寬心。(1997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8268456959277/permalink/5023549117764496/

1981年的一天晚上,如瑞法師做了一個夢。夢中她在一個很艱難的境地,沒有人幫她救他。最後有一人帶她走出險境,她在夢中就清楚地知道,那個人是觀音菩薩。

如瑞法師,是她撐起了佛教界的「半邊天」

普壽寺,在佛國五台山是座看起來很低調的寺廟。這座看上去很低調的普壽寺,不僅是全國最大的尼眾佛學院,而且在佛教界有著極高的口碑。

如瑞法師,普壽寺的當家住持,帶領著上千尼眾建立起清凈道場,撐起了佛教界的「半邊天」。

1957年,如瑞法師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個佛教家庭。小時候,她的願望是當一名老師,能夠簡單生活,教書育人,傳播知識。那時,任誰也沒想到,這個女孩在長大後能夠成為佛教界的領軍人物。其實,如瑞法師從小就與佛法十分親近。山西因五台山之故,佛教氣氛濃厚。

如瑞法師的父母、姑姑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也是當時中國的四大名尼之一通願老法師的護法弟子。從小,她從長輩們口中聽到最多的就是通願老法師。她回憶起那段時光時會感嘆:「通過聽家裡人說到老法師的語氣呀、表情呀,就能看到他們心中對她是充滿敬仰的。」

兒時的如瑞法師愛看神話故事,在她心中,這位令人敬仰的通願老法師就像故事裡的白鬍子老頭,只要拉住她的衣角,就能「帶著我飄飄然然地升到空中去了。所以,如瑞法師天真地想,一定要找機會去見見這個「神仙」。

那時的如瑞法師,並不知道兒時的想像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樣的影響。因為年輕的如瑞法師,一心想當一名教師。1977年,在農村當知青的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太原師範學院,向著「教師夢」一步步邁進。進入大學不久,特殊的社會環境使教師這個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帶著種種困惑,還在讀書的如瑞法師想到了通願老法師,想去見她幫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1979年,如瑞法師第一次來到五台山,如願見到了通願老法師。如瑞法師向老法師道出她的疑惑,在教師日益不被大眾尊重的社會,她覺得自己找不到一種方式來服務於更多人。通願老法師告訴她,服務於人民不一定需要錢和權。要隨時隨地利用我們做的一切事情,善巧方便地為人民服務。這次見面,通願老和尚解開了如瑞法師心中的疑惑,更增加了她對佛門的親近感。

而兩年後的重逢,讓如瑞法師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了。

1981年的一天晚上,如瑞法師做了一個夢。夢中她在一個很艱難的境地,沒有人幫她救他。最後有一人帶她走出險境,她在夢中就清楚地知道,那個人是觀音菩薩

就在第二天,輕易不會下山的通願老法師從五台山下來,就暫住在如瑞法師的姑姑家。如瑞法師見到通願老法師後,告訴她自己準備考研究生研究宗教。

老法師提議,「那不如直接介紹你到四川尼眾佛學院,直接研究佛教不是更好」就這樣,如瑞法師順理成章地跟著通惠老和尚來到四川尼眾佛學院。

在這裡,她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位恩師——隆蓮法師。在如瑞法師的心裡,一直把隆蓮法師譽為心中的太陽。

一見到隆蓮法師,如瑞法師就覺得有激情。一件事情,本來可做可不做,但從隆蓮法師嘴裡說出來,就覺得這件事情非做不可。

在這兩位法師的感召下,如瑞法師更加堅定了自己學佛的信心。

就這樣,如瑞法師剃度出家,開始了她新的人生。

如瑞法師性格活潑積極,頭腦聰慧睿智,善於組織領導。

出家以後,她也經常組織周圍的師兄搞朗誦、表演節目,有她的地方就有笑聲。

這些,通願老法師和隆蓮法師都看在眼裡,把為佛教栽培人才的願望寄托在她的身上。

1991年,通願法師圓寂。

臨終前,她告訴如瑞法師,文殊菩薩感召力大,只有在五台山建立道場,比丘尼僧團才能建立起來。

自此如瑞法師發願,一定要在五台山建十方尼眾道場。

1991年,如瑞法師回到五台山時,普壽寺幾乎是一片廢墟。

如瑞法師回憶,那時寺裡只有幾個破土炕,上面連蓆子都沒有。

炕沒法睡,她只能帶著大家去隔壁磚廠撿斷磚,上面鋪上紙盒子,大家擠在一起睡。

當時身上只有105塊錢的她,要想在這樣的條件下建起十方尼眾道場,幾乎是一個夢。

有位居士無意間看到比丘尼師父們的虔誠和清苦,當下什麼都沒說。

不久後,普壽寺就受到了他寄來的善款,這也是他們的第一筆善款。

這一行為,讓如瑞法師的心更為堅定了。

與此同時,受到如瑞法師和幾個比丘尼師父的感召,來此修行的尼眾越來越多,增加到了二三百個。

在建寺過程中,如瑞法師一直用「慚愧,懺悔,敢做,敢為」八個字要求自己。

她覺得自己智慧有限,生慚愧心能激勵自己更積極向上。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犯一些錯誤,通過懺悔改變自己才能不斷更新。

只有做到前兩點,自己才能有信心「敢作敢為」,最終成就目的。

普壽寺建寺經過艱難,這是眾所周知的,但如瑞法師卻沒有一次萌生過放棄的想法。

在她的世界裡,每天的生活都是積極向上的。外界常說,出家人是懦夫,承受不了世俗生活才選擇遁入空門。

如瑞法師卻覺得,恰恰相反,出家人有更大的勇氣放下世俗,是為了做更大更多的貢獻。

所以,如瑞法師作為出家人,心中是自豪的。

正是如瑞法師的堅持,普壽寺的聲譽越來越為外界所認可。

1995年,山西政府將寺旁邊的土地批給普壽寺,支持擴建。

1999年,大批支持資金匯入普壽寺,自此普壽寺正式得以開工擴建。

擴建後的普壽寺占地面積有一萬九千多平方米,可容納上千尼眾在此學習。

但這些僅僅是個開始,如何組織尼眾更好地修行,是如瑞法師接下來更重要的任務。

通願老法師在世時就一直教導如瑞法師:「我培養你不單單是要你修廟,而是要注意修我們自身的小廟。

要想佛法振興,必須注意內德施才。」

這些話如瑞法師一直記在心裡,也成為她管理普壽寺的重要經驗。

普壽寺種的尼眾,走路輕巧、談吐文雅,一舉一動中都體現出了僧儀。

這些都是普壽寺的規範,也是如瑞法師要求的「出家人的威儀」。

普壽寺「以戒律為師」,通過持戒,改掉壞習慣,不斷培養提高自己。

有些人會覺得,守持戒律是束縛人的

但在如瑞法師看來,戒律才是讓人能夠真正解脫的方法

不僅奉行戒律,如瑞法師還非常重視尼眾的教育,承擔弘法立身的責任。

寺中建立了圖書館,如瑞法師希望尼眾們都能積極學習。

不止是經書,她還鼓勵大家多了解科學,與時俱進才能解決更多問題。

普壽寺「三加一」工程是如瑞法師讓世人了解佛法,傳播慈善所做的事情。

「三」是指普壽寺、大乘寺、菩提愛心協會三個組織,「一」是指菩提愛心協會舉辦的第一起慈善事業。

現在,菩提愛心協會發動居士,第一個工作就是建了占地300畝的老人院。

如瑞法師說,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社會,我們也想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個社會的進步是離不開所有人的。

從普壽寺建立至今,如瑞法師已經在這裡度過將近20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她從未停止過講經授法。

平時,她也與大家同吃同住,同早起晚睡。

就是這樣,她心中也覺虧欠。

沒有種糧食下廚房卻每天都在吃飯,沒有做很多事情卻每天受用。

在如瑞法師看來,只有更努力地修學佛法、弘揚佛法,才是她價值的最大體現。

如瑞法師說:「飄去的是雲,留下的是天,天還是那樣的湛藍。

流來的是水,流去的還是水,一切順其自然。我要求自己,沒有得就沒有失的痛苦。我要求自己,奉獻、奉獻再奉獻。」

回想起還未出家的時候,隆蓮法師曾對如瑞法師說:「身著袈裟事更多。」

當時的如瑞法師並不懂其意。

直到出家後,如瑞法師才明白,出家人不是為自己活,而是為眾生活。

這樣一來,當然「事更多」了。

在網際網路時代,關於佛法的問題似乎沒有那麼難以得到答案。

如瑞法師也與時俱進開通了微博,為大家答疑解惑。當然,想得到如瑞法師開示的方法不止這一種。

有機會你也可以前往如瑞法師道場,感受普壽寺莊嚴,親自聆聽法師開示。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07474479267520/permalink/5405454236136170/

【台灣傳奇比丘尼 九華山 大興善寺 福慧法師】

【台灣傳奇比丘尼 九華山 大興善寺 福慧法師】

(一) 法師出家前的生平事蹟

「福慧法師」又稱「無名法師」,現在大家都稱呼為「救世師父」,師父俗姓陳,俗名彩鸞, 苗栗縣苑裡鎮望族之女,陳家在苑裡鎮之所以為望族乃因其為李慈勤之後代,「無名法師」為李慈勤所攜之五子當中老四陳志城一系。李慈勤為康熙 58 年移民台灣 開墾並向平埔族購得開發苑裡通霄經營權者之一。民國十九年生。據當地人告知,傳說法師出生當時,祥光滿堂,身胞白膜,異於常嬰,而這種瑞相要登地菩薩才能 擁有,堪稱異數。

自幼,法師每見諸佛菩薩聖像,皆萬分虔誠,崇敬有加,再三頂禮。平時行止端嚴,侍母至孝,悲心滿懷,時常布施便當飯菜,分贈貧苦同學而樂此不疲。

在成長階段,法師一直是聰慧過人,早年就讀臺北市第三女子高中(即今北一女中)。課餘閒暇,鑽研經藏、教理,每見大乘經典如獲至寶,精研有加,樂不釋卷,也 經常參訪高僧大德,請示法要;民國三十五年,法師 14 歲,曾到臺北縣汐止參禮慈航菩薩,為慈航法師嘉許為菩薩轉世,自此信心益增,修道、從道之意益加堅定。

(二)法師傳奇的成道過程

民國三十五年,在拜訪慈航法師後,經指點後被許為菩薩轉世,規勸早日出家,由於當時俗緣未了,民國三十八年,法師18歲高中畢業後返鄉,結婚,婚後育有一男兩女。期間修行益加精進,早晚課從未間斷,一心向佛,不喜世事,志在出塵,可見一般。

民國四十二年農曆十二月十五日,法師22歲,自覺因緣成熟,剃髮出家,獨自在深山潛修禪定十餘年。民國五十九年,法師三十九歲,下山重回故里苑裡鎮,租賃一 間二十坪小屋暫做道場,創立大興善寺,全寺供奉三尊釋迦摩尼佛(以此為主神),二尊護法神,先後收了十名弟子,繼續救度眾生,行化世間,從事弘法渡眾。

法師一生行持,刻苦高潔,天人共讚,衣食之簡,令人驚歎。在衣著上,師父不喜華麗,不論寒暑,一襲百衲,千瘡百孔,縫縫補補,出家後即未曾穿鞋,赤足行化, 且穿著單薄,冬夏如一,三十年如一日。在飲食上,初時每三、五日僅食少量水果,及創大興善寺,民國六十年以後,斷食人間煙火,粒米不進,完全依靠自己加持 過的大悲水維生。而且時常將自己的米糧布施予貧病民眾,卻終身不受供養,以大悲心修習苦行,替人治病。法師時常於板凳上打坐,一連數日,練就「不倒單」,二十 餘年未曾沾著床席。

法師治病時,常在過程中向人說明過去的因緣果報,以為戒惕。之後有部分患者由於心存懷疑,且四處誹謗,法師因此堅持禁語戒,自 始至終不曾再言語;之後替患者治病時,全賴手勢、表情和眼神,再藉由寺中弟子居中翻譯,並時常以手掌拍打或凝神目視病人患處,接著施以加持過的大悲水予病人服用,而病患只要是誠心祈求者,任何疑難症無不日漸痊癒,遂為當地民眾奉為神醫。

法師神奇的醫療過程和成效,經民眾口耳相傳,樹大招風,竟為寺 廟和法師帶來世俗的毀譽衝擊;由於當時慕名而來的民眾數以千計,尤其是患病者更是奉法師為濟世華陀,致使山下醫院生意清淡,曾經因此發生過遭山下醫生檢 舉,指其為妖法惑眾等情事。事件過後,低調行事及減少曝光成為寺中戒律;民間流傳著種種廟方和法師的傳奇事蹟,但是寺中師父和志工、信眾堅守戒律,對寺中事始終三緘其口,令世人難窺真相。

(三) 法師傳奇的涅盤經過及對銅鑼九華山 的創立之影響

民國七十四年農曆正月初三晚間,法師忽然入定, 數日後依然如故,農曆正月十二日涅盤當天,曾經向寺中弟子預言即將入滅,但是將會再度返回,希望眾弟子能持續以大悲水濟助貧苦眾生,言畢,隨即閉目而逝。 法師遺體在歷經荼毘之後,獲致上萬顆七彩舍利,晶瑩剔透,莊嚴異常,結束其傳奇的一生。

這位大德尼的肉身,由信徒運到台北縣三峽鎮火葬場「荼毘」。在荼毘之後,竟撿出各種舍利子達數千粒。

「告別法會」,是由當代律宗名宿懺雲法師主持,而師父的俗家一子二女都到靈前行禮戴孝了。據寺中正式宣布:「救世師父」的圓寂時間,是民國74年(1985)3 月 3 日 ( 農曆正 月十二日 )下午七時,距生於民國 19 年(1930年),世壽 56 歲,僧臘二十一秋。

 大興善寺在法師示寂後不久,據說「救世師父」曾親自現身, 指示弟子和信眾前往銅鑼鄉重新開闢九華山 叢林,建立道場,繼續廣度眾生,傳佛慧燈。於是苑裡大興善寺便於同年(七十四年)農曆六月二十二日遷移至苗栗縣銅 鑼鄉九湖村十六鄰的茄苳峴頂,而寺廟所在地乃九湖村地理位置的最高處,即世人所稱之九華山 。值得一提的是,在寺廟遷徙前,這一帶統稱為「九湖村」,直到大 興善寺遷移至此,此一山頭,也就是寺廟所在地即被冠以「九華山 」名號,至於寺廟以外的地方,仍延續「九湖村」舊稱。在寺廟遷移之後,原先位於苑裡鎮苑南里 十鄰和平路一八一號的舊址就已廢除改建。

遷徙事宜安頓之後,寺院仍秉持一貫宗風,佈施與濟世救貧,樸實、勤儉和低調;沒有華麗設計和金碧輝煌的廟宇,僅僅只有以鐵皮及石棉瓦搭建的房舍,而全寺十名,也沒有自己的房間,入夜之後就在白天信眾往來穿梭的穿堂,以一張張的榻榻米鋪地為蓆。

「救世法師」部分舍利目前供奉在現址銅鑼九華山 大興善寺的舍利塔中,其餘則供奉在佛堂諸佛像的正前方,以燈光照射,反射出七彩神聖的光芒;而左前方比丘尼金身塑像,即是開山始祖無名法師。參拜信眾,往來不絕;而法師一生造就九華山 香火鼎盛,信徒、志工遍及全省,成為臺灣著名朝山聖地。

當時傳播還算封閉的年代,一些傳聞甚至還引起情報單位的調查。只是,奇妙的事蹟依舊發生,水再怎樣分析檢驗也還是水。而這個破舊的道場,堅持不收取任何信眾的金錢供養,也使得任何誣嫁詐欺的罪名無從貼附。

 以佛教的語言來說,「救世師父」雖然以某種超過理解的特殊神通來度化眾生,但她並非顯現一種惑人的奇技,而是以自身的大悲心,透過咒力加持大悲水,照顧著那些期待解脫「病困」之苦的人們而已。

真正奉獻給人們的人,從來不會希望自人們身上獲取代價;而只是全然付出。無名比丘尼如同神蹟的背後,對應在她自己 身上的,是完完全全地禁語。自己的小房中,只掛著三件薄衣,穿遍寒暑的冬夏四季。她赤足在泥地上走、夜晚睡覺不倒單(終日肩不觸地),每天只喝少許自己加 持的大悲水小杯。

而在加持困疾的人們之前,她也總是先拜佛,接著用骯髒的雙腳,抹自己的面孔以破除己相,才慈憫地進行加持。眾人都知道,她從不接受別人向她跪拜,倘若有受惠的人們感激拜倒,她也立刻撲倒回跪,並奔到佛前表達懺悔。

她經常笑瞇瞇的指著對方,比出大拇指,對自己舉出末小指,形容自己是非常卑微的人物;所有的功德不在她,都是佛菩薩的緣故。

當時佛教界內部有許多法師對她批評很強烈,但教界廣受尊重、道場持戒嚴謹著稱的蓮因寺 懺雲老法師,則仍然接受她依止為師,並且經常去探望她。老法師讚嘆她的苦行定力和饒益眾生的悲心,而老法師的弟子們,則更是視她為善知識及修行表率。

當時曾有苗栗佛教會某位道場的住持,對於她造成縣內其他寺院香火大減,氣得前往當眾斥喝。當時無名比丘尼立刻跪倒在地,向這位滿臉嗔怒的住持表達懺悔、尋求見諒。這名憤怒的住持,竟當場無言以對。

「救世師父」在世時一年到頭赤足,一年到頭就那一身「布殼」,冬也是,夏也是。不管如何冷,如何熱。她的小房,沒有床、桌,只有同樣的兩三套「千補百衲」布殼,用來換洗。室內一片水泥地。二十多年來──也就是,她在苑裡,建立大興善寺以來就「不倒單」,常年坐水泥地。寒暑風雨,如是。

二十多年來,據說,早期她是每星期只吃一點水果,最近十年來,棄除所有食物包括水果,每天只喝幾杯「大悲水」。令人驚異的是,這位「師父」告訴過訪問他的教內外人士說,「不倒單」並不代表道力的高深,道,還是在另一種情境上顯現。

比丘尼雖然以此幫助人們的病苦,攝化人們念佛行善,但她自己多年前也仍然在某一個入定的夜裡,未曾交代遺言就安然示寂、離開人間。未曾彰顯任何轟轟烈烈的事蹟,也從未擺開過任何萬人朝山皈依的大陣仗,比丘尼這一生,只是專心的對著來到眼前的某位無助的眾生,微笑的遞給一小杯水,祝福著所有生老病死之間的疾患。

「救世師父」捨去一切享受、關閉所有的言語,一旦聚收了原有生命耗損的能量,再加上無比巨大的慈悲心力與強烈的定力;轉而投向加持一小杯水,那是全然可以理解的、真正令人動容的所謂神通啊!

如今對應在眼前的,滿是寺外男女老幼的錯落張望,以及寺內齊眉舉香的人潮,排隊領取一桶桶的大悲水;心中不禁微笑明白:無論人世間是何等的困苦或喧嘩,所謂菩薩的「悲心無遮」,正是透過這樣一場無比簡實的緣起,在一小杯水之間,廣大攝受無法了解深奧佛法的眾生。

生命真正的領悟者,所傳達的,必然不是電視宏法節目上,那些堂皇或艱困的道理;而是在最平凡樸實的心境中,觸摸人們真實的苦痛,完成一份人心的穿越與示範。

儘管時至今日,偶爾還是會聽見有人批評著大興善寺的「靈異大悲水」如何如何,或者也有法師諷刺著「盲從的信眾」如何如何,但那終究是仗恃著某種預存的知見立場,或在社會資源的競爭上,冷漠丈量人們親身悲苦的無知者吧!

佛教存在的根本意義,應是「陪伴」而非「領導」,應是「言行示範」而非「口頭論述」,應是「救拔真實苦難」而非「侈言供養功德」。如同無名比丘尼這般,真正 的菩薩,是不會在意別人所普遍在意的!菩薩的意思是「覺有情」,是有情眾生之中的覺悟者,也是以覺悟幫助有情眾生的人。人間如此有情,菩薩們只有真切的悲 心,為著困頓的人們奔忙;無論他們身處何處,他們以無盡的慈憫與智慧,陪伴無盡的眾生。

無名比丘尼的塑像,依舊靜靜地安立在大殿一旁。啊!我是如此深信著,這麼一位菩薩的大悲心,即使遠離塵世甚久、歲月遷移甚遠,她那抹著泥土、微笑遞過大悲水的面容,依然堅定如初於此吧!

在跟著人們領完大悲水之後,恭敬地祈請觀世音菩薩以及無名比丘尼,能在我人生所有舉念回首之際,垂護我心。

仰頭飲下大悲水,我心常願:

「手中大悲水,淋我大悲心;熄滅貪瞋痴,長養智慧林。

手中大悲水,沁我大悲心;平等觀眾生,慈悲並喜捨。

手中大悲水,潤我大悲心;遍潤諸眾生,皆共成佛道。」

(圖文:網路轉載)

發佈者:Lin Binghan

請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合十卍南無阿彌陀佛卍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28752750755436/permalink/2908583312772367/

09-buddha

3歲歡喜小菩薩開口勸善聰明機智

三歲小孩愛護眾生,掃地時不傷害螞蟻。他特別喜歡分享法語勸善

【與師父飲一杯智慧水】向小菩薩學習 - 靜思園地

緣深相續修福慧 - 大愛電視

玄一:
阿彌陀佛小菩薩們
都是「乘願再來」的!
世世常行「菩薩道」啊!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
一切眾生阿彌陀佛 玄一合十

定光佛又名「燃燈古佛」。定光佛是出現於過去世,曾為釋迦世尊授記之佛。又作錠光如來、然燈如來、普光如來、燈光如來,於釋迦牟尼過去世為其授記,說:「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今日2022年2月6日、農歷正月初六

恭迎定光佛聖誕日

定光佛又名「燃燈古佛」。

定光佛是出現於過去世,

曾為釋迦世尊授記之佛。

又作錠光如來、然燈如來、普光如來、燈光如來,

於釋迦牟尼過去世為其授記,說:

「善男子,汝於來世,

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值此殊勝日,請廣發善心,廣行善業,廣作功德,迴向一切有情眾生平安喜樂、六時吉祥!

祈願世界和平、無有災厄!

南無定光如來!

https://m.facebook.com/groups/198268456959277/permalink/4990202191099189/



( 06 - 02 - 2022 )

 今天是農歷大年初六 

 恭迎定光佛(燃燈古佛)聖誕

 💞 溫馨提醒 💗 茹素抗疫 💞

 頂禮南無定光古佛 🙏🏻🙏🏻🙏🏻

 這是出現於過去世,曾為釋迦世尊授記之佛。

 在新年的喜慶中,
 我們又迎來了佛教的殊胜日——定光佛聖誕。

 定光佛是出現於過去世,曾為釋迦世尊授記之佛,又作錠光如來、然燈如來、普光如來、燈光如來。

 這尊佛專門發過願,有求小孩的,念誦名號,佛世界的會來。

 多念南無定光如來,為天下求子的父母共同祈請佛寶寶的降世人間。

 值此殊勝吉日,請吃素、放生、誦經、禮佛、供燈,廣做功德,迴向祈願世界和平、無有災厄,有情眾生吉祥安泰、福德增長!

 【禮讚古佛】  

 千佛之首燃燈古佛,
 禮敬供養福增無量。 
 善慧供花捨身敬佛,
 授記作佛釋迦牟尼。 
 我今頂禮隨佛法行,
 點燃智慧明燈高舉。 
 向佛學習法菩提心,
 自度度他引導群迷。

 南無定光古佛 🙏🏻🙏🏻🙏🏻

龍德 上師:借假修真的路上

 
龍德 上師:借假修真的路上 

https://youtu.be/s_ziUq6yX7w

2018年4月10日 • 【竭誠邀請您護持觀音山弘法聖業】
讓更多人改變命運得妙智慧!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全球資訊網: http://fazang.org/

▍訂閱觀音山YouTube頻道

▍追蹤觀音山 法藏吉祥洲-好文分享

▍觀音山 素食料理簡單做

▍聯絡觀音山
電話:+886 4 22053818
地址:台中市北區忠明路424號14樓之2

龍德上師:初一不能掃地、洗衣?把過年禁忌習俗轉好運

 
龍德上師:初一不能掃地、洗衣?把過年禁忌習俗轉好運 

https://youtu.be/RbD8xd2nu40

2022年1月31日 • 

【觀音山 會員招募】為您點亮濁世中的一盞明燈,登上前往淨土的法船,歡迎您一起加入大悲法藏極樂家族!

▣ 會員專屬「入會祈福禮」

▣ 如何加入觀音山會員?

▣ 免費註冊觀音山會員